待左傲双来取要时,连笙瞧朱子曦心存不舍,悄悄威胁左傲双她要告发。左傲双心不甘情不愿地暂存书册于朱子曦处,择日再取。
鸣鹿宗可没有不许看小说的规矩,朱子曦满心欢喜,把这书放进袋中,准备晚点回客栈休息时打发时间。
莫彦妤告诉连笙,萧景闻是被萧毅长老传去,让连笙在门口等着就好。
按照传统套路,隔墙必有耳。连笙和朱子曦在门外清楚听见萧毅数落萧景闻,其中不乏有些话针对连笙。
萧毅一向不满萧景闻耽于情爱,在女人身上优柔寡断,认为长此以往有碍修炼。
有如之前萧景闻在晨练时放慢进程,只为配合连笙的进度。又如萧景闻曾多次因连笙的事顶撞萧毅却不自知。
长者常年是不容反驳的权威,他道今日萧景闻竟愿为连笙出头,不惜与璇仪派、藏虚门、奉天楼一众晟国名门结下梁子,实在是令他失望至极。
连笙缓缓伸出手,思量片刻又缩回。她没有转身离去,而是垂头不语,默默听长老训话。朱子曦试图安慰,尚未开口,连笙便微笑着示意师妹保持安静。
她在等萧景闻的回答。
“连笙并非旁人所言的不堪,我既是她的师兄,深知她为人良善厚义,怎能眼见外人污蔑却视若无睹。”
听见萧景闻的竭力抗争,连笙渐渐舒展笑颜。
萧毅不会阻止萧景闻维护同门,于是提起萧景闻肩负的重担。
萧景闻姓萧,今后自然是要待在归云门,继承萧毅的衣钵,将跃鳞宗发扬光大。但连笙不同,她已多次向师父阅川表明游历世间匡扶正道的人生目标。
这一矛盾在原书剧情中更尖锐。彼时连笙走出峻州有一段时日,民间对这位侠士赞誉颇丰。她意志坚定,誓要奔波一生铲平魔教,不可能为任何人停下步伐。
目前连笙仍是归云门的一员,面对萧毅的反对,她神色淡然。
没错,她总有一天要去往广阔天地间实现理想抱负,无人能阻。
倘若师兄愿与她同行,她不介意多一个伙伴。
可当萧毅搬出萧景闻的母亲,少年沉默了。
萧景闻虽不是萧氏独苗,但他占用家族里最多的资源,受到的教育注定他无法昧下良心弃家族荣耀于不顾。
尤其早年母亲萧诚私奔的行为令萧氏蒙羞,他身为萧诚之子,若再重蹈覆辙,恐怕会使萧家沦为天下笑柄。
萧毅爱面子,族中的长老也爱面子。他们无一不希望小辈们能如手中的棋子一般听凭调遣,完成各自应尽职责。
晚辈的幸福算什么,与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相比仿佛沧海一粟,何须在意?
回到峻州认祖归宗后,萧景闻每日在萧毅的打击式教育下怀疑、否定自己。即便无法在长辈身上获得一句赞扬,他仍是不断严格要求自我,日复一日钻研剑道法术。
不论是在跃鳞宗还是归云门,大家对他皆是称赞不休。唯有他的师父、舅舅不曾表露出半点欣慰,甚至有时无缘无故骂得他狗血淋头。
直至有一天,连笙告诉他,他其实非常优秀,是萧毅长老的骄傲。
小连笙带着小萧景闻偷听大人墙角,这位自卑的少年首次从舅舅口中获得认可。那一长串的发言让他陌生,原来舅舅不过是怕他妄自尊大,因一点小成就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后来两人不出意料地被抓住处罚了。连笙有阅川护着,倒没受什么皮肉之苦。萧景闻吃了最痛的一顿打,忽然放声大笑,萧毅担忧把人打傻了,草草结束那次惩处。
此后萧景闻再也没能得到萧毅一点好评价,但连笙不吝啬溢美之词。她觉得萧景闻有过人之处会明确告知对方,萧景闻由此慢慢积攒自信心。
旁人同样称颂他的出色,他却不放在心上。那群人不过是奉承,他只喜欢听连笙夸他。或者存在不足之处,连笙并不会刻意隐瞒。她真心盼着他好,待他一片赤忱。
所以萧景闻毫无意外心动了。
在他眼中,连笙是漫漫黑夜里唯一的明星,散发纯净的光辉,无瑕动人,不许他人玷污。
哪怕是他也不行。
萧毅对连笙的偏见全因萧景闻而起,少年深感愧疚。
是他鲁莽不自重,是他放荡无拘,是他牵连了心爱之人。
半晌,萧景闻斟酌损益,向萧毅表明他对连笙的感情完全是出自同门的关照。
他说他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