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点点头,认真道:“我知道。等我拿了钱,便找李管事行个方便,把她接出来。应该行得通,李管事他……见的女人多。”
“若是不行,我就留在府里,好给小红作伴。”
那领头沉默须臾,继而深深叹了口气,嘴上还是骂道:“你说你是不是贱?我要早知道你是来找旧情人的,当初绝不会答应让你跟着我给府里做事。”
老金被骂了两句,也只是闷头不语,默默去搬车上剩下的货物。伙计们听了这样的深情不付之事,忽然也觉得有些没意思,闲谈的声音也渐渐小下来,各自忙活各自的去了。
……
出了王府,谢辛辛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缓过来些。她抬头看了看太阳,午间的秋阳过于明亮,看得人不自觉眯起了眼。
在宣王府的时候怎么不觉着日头这样盛呢?她暗暗叹道。
许是王府的墙太高,岔路太多,人的心眼子也数不清。人心织成了一张细细密密的大网,将整个宣王府笼在其中,连阳光也透不过去了。
若是自己与赵都云的婚约仍在……
谢辛辛打了个哆嗦。这念头才起,哪怕在这样大的阳光底下,也令她生了一层寒意。
若是谢家没有失事,她多半也要向爹娘求告求告,让他们替自己做主撤了这桩婚吧?
她幼时对婚姻感情无知无觉,也毫无兴趣,哪怕心觉赵都云是个怪人,也只想着爹娘和宣王府上往来的密,自己若嫁过去,肯定可以常常见到娘亲,因而对这个婚事也不算太抵触。
如今因着郭知州的指示,又靠着自己对陆清和的撩拨,总算有了一些情事暧昧之经验,而且深得其味,觉得感情中最有趣的不过人心幽微之处的一丝瘙痒。
情起之时,她能隔着明面上的欢言笑语,来逗弄陆清和一番。待到心里装着的事情慢慢浮上来,她又能冷静了,陆清和三个字好像又变成了一件任务,一个北瑛王府的符号,一段复仇路上的风景……
她不由得幻想,谢家若还在,她不需要死皮赖脸地接近陆清和,那她与陆清和相遇之时,也许他们会成为朋友……
……吗?
她单手遮了遮太阳,一片小小的阴影覆在脸上,想到怀里那包赵都云给的药粉,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谢辛辛晃了晃脑袋,想要将杂念都晃出去。不知为何,总觉得若再深思下去,竟然觉得有些对不起谢府那块匾额。
那块躺在火海里的匾额。
不想这些了。
她一鼓作气冲进了太阳底下。
可日头正毒,平头百姓又甚少敢来宣王府门口走动,故而王府门口也不是什么热闹地界,连个拉车的都没有。
她只好用手掌在脸前搭了一个小小的帐篷,靠着这点自给自不足的阴凉走下去。没走两步,却看见一个熟悉的影子。
“谢掌柜,这边!”
那躲在街拐角冲她招手的,不是阿凤又是谁?
谢辛辛心间莫名一软,笑着奔过去:“阿凤!你怎么来了?”
尽管不问也知道,阿凤在这里等她是谁的意思。
果然阿凤道:“公子不知宣王府深浅,担心有什么万一,让我来接你。”
说着,阿凤拍了拍身后的马车,“太阳晒得很,公子让我驾车来的。”
她一笑,眉眼间就生动起来,适才短暂的彷徨便一扫而空,自己跳上马车道:“难为他这样体贴!但要我说,我更想他自己来接我,何苦差你走这一遭……咦?”
谢辛辛掀开车帘便是一愣。
那身影熟悉,恰如玉面菩萨一般,静坐在车内。
陆清和眼睛沁着笑,回应她道:“因我身份之故,不便在宣王府四周露面,才让阿凤替我赶车。”
“谢小掌柜,可要见怪?”
谢辛辛双颊倏然染上红霞,千头万绪又一齐涌了上来,闷头默默挨着他坐下。
但她仍记着正事,对阿凤道了声:“去南边葫芦巷子里。”
对上陆清和询问的目光,谢辛辛没来由地心头一跳,躲开眼神解释道:“宛姐姐在那里。”
陆清和点头,“茗琅跟你说的?”
“嗯……”
只是她的心乱得很,不知该怎么说茗琅没有跟着她出来的缘故。但她不说,陆清和也不问,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二人明明沉默不语,她却觉得那人的眼神滚烫。总觉着这么些日子过去,陆清和与从前也很有些不同。具体是怎么个不同法,她又说不上来。
半晌,她才拿出帕子扇了扇,憋出一句:“……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