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好冷!”
“是你穿太少了!”
说实在的,和往年比起来,今年变冷的脚步真的平和了不少。和以前总是一天之间狂风大作后一夜入秋比起来,今年迟迟不来的冷空气,被台风不得不卷来后凉了两天就回升了气温,然后随着秋雨慢慢冷下来,总是在入了夜后猛然间发现天已经这么冷了。
不过既然是深夜出来,智慧姐你这身也太单薄了吧?
“本来都打算回家了,但因为天气凉也没有睡意,想到好不容易凉下来,吃碗热腾腾的汤面肯定很爽吧?”
“所以今晚还是牛肉拉面吗?”
“嗯,还是喜欢这一口。”
在小吃店什么都做的年代,拉面是每个厨师必学的技术,毕竟那可称得上是中国第一面。后来市场经济发达后,什么行业都开始细分化专业化,厨师都开始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道菜。拉面作为简单实惠的小吃自古就是大众最受欢迎的小吃,二三十年前随着青海的兰州拉面推广,更是开遍了大街小巷。那自然不是回族的专利,面拉起来说有学问也没那么多门道,只要稍学技术就能入门,但要把面拉好又需要功夫,力道,果断,不练上几年也拿不出手。比如——平时我拉的面就是这样。不过难得有个顾客喜欢,纵使现在有半成品的拉面,我还是想趁着这机会练练手。
现拉的面入锅,出水后配上高汤,虽是高汤但却不是现在流行的奶汤,讲究个清,这就要下真功夫。再加入蒜苗香菜葱花,去腥开胃,纵使不加辣也足够鲜香。至于牛肉就是现在吐槽最多的地方了,但毕竟物价变化大,求个实惠的拉面店里要是料太足就不得不提价格,好在我这种不是专业的店里就不需要兼顾市场目标客户之类有的没的,只不过相对应的这牛肉比不上他们专业的罢了。
爽快地夹上一筷面,再小口喝上一口热汤,是知慧姐常常的吃法。毕竟跑这么多路吃这么一小碗比杯面还少的面,也太可惜了一些。但是面容易糊,所以这时再爽快地夹上一大筷面。
“还能这么点吗?”看她吃得津津有味的,那边一直静坐着的姑娘终于开了口。
我这店的规矩是只要想吃什么我就能给你做,但这好像也常常让人困扰,想要找出心里想要的那一味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所以我并不喜欢催促客人下单。我这点生意,反倒是什么都不点,就来这里坐一会儿也不会碍着谁。
“你也想吃拉面吗?”
“嗯……但是也只能吃这么一点。”
“那正好,我给你下面?”
“嗯。”
现拉的拉面放久了容易干,拉少了我又没那个技术,正发愁这半份面该怎么处理呢。只是就算是女孩子,这个量是不是也太少了一些。
见到姑娘打了个嗝,知慧姐抽了口烟笑到:“现在的女孩子真是小鸡肚肠,这点就饱了?”
“嗯……其实……是只能吃这么一点。”
“唉,多吃点!年纪轻轻的干嘛减肥?你这身子够瘦的了。”
现在社会上的身材焦虑,以瘦为美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像真美那样的肥胖都影响健康了自然得渐渐,但总是听到女孩子一定要减到一百斤以下之类的太夸张了。至于这位姑娘,更是可以用骨瘦嶙峋来形容。
见到姑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知慧倒像是看出了什么。把还没燃尽的半支烟掐灭了后说:“几期了?”
“啊?”
面对我们惊愕的表情,姑娘倒是更快地收起了那副表情,说到:“三期。”
这么说来,刚进店时她一直都保持着犹豫的模样,在说出这句话后却仿佛是卸下了担子。所谓的几期不应该是——
“医生怎么说?”
“要等专家会诊了才能确定,医生说要把胃几乎都给切了。而就是切了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不会复发,还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部位。”
“我当年也是,切掉了大半个胃,医生还说就算是手术做完了,也活不过五年。”知慧听后说,“那一年四十九岁,熬过那一年我就能办退休了。忙碌了一辈子,又碰上下岗潮的萧条期,眼见着能开始领退休金了,可是想了好多事呢!想着外孙女出生前出去旅游一趟,那时的我只听过旅游这个词,都没去什么地方见过世面。有吃穿的条件了,也想谈谈黄昏恋看,我那没用的男人早就抛下我了,为了赚钱养孩子我可是寂寞了十多年。然后——就是女儿出嫁,成家立业,别像我这样过苦日子。现在的苦不算什么,退休了日子就能好起来了,我靠着这念想每天撑着撑着,眼看着这天就要到来的时候,却没想到下了这么一张诊断书。都说苦尽就会甘来,可我这苦痛的前半生算什么?”
“可你也算是撑过来了嘛。”
“可不是,那时候我也不想再浪费钱动手术了。可想想要是念想也没有就这么自己选择死了,我女儿也太可怜了。那时候她还没结婚,爸爸也没有,妈妈也没有,一个人怎么在这世界上活下去?硬着头皮做了手术,手术完三天我就重新上班了。就这么活着活了二十年,当年说我只能活五年的医生都死得比我早。当然……退休之后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