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深夜食堂X中国 > 第46章 【X同人】蚵仔面线(Feat.《俗女养成记》)

第46章 【X同人】蚵仔面线(Feat.《俗女养成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时光,我偶尔也会有那种恍惚感。偶尔停下脚步来张望,我们这条街也已是上了年纪了的街道,街上那些大小店面也在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已有不少三四十年的老店了。明明一家家都是饮酒欢歌所在,但老板老板娘们一个个头顶上都多了白发。

守店的时光过得很快,就像是人生一样。

忽然而来的炎热被冷空气吹得稍稍凉了一些,电视机里传来了今年一号台风生成的报导。初夏的凉夜让不少人出来欢饮,我的店里也格外热闹。在繁忙之中,那位女士随着风进门,也如风一样悄无声息。我也是好一阵后才注意到了这位,连忙问她想要些什么。

“这里是不是登婆常来的店啊?”

“登婆?”

“就是那个……这个人啦。”她掏出了手机,上了年纪的老年手机花了好久才跳过开机画面,而老花的眼睛又让她划了很久才找出那张照片。

“哦,陈婆婆。”我记得福建话里就是这样的发音来着。“她回老家有段时间了,现在过得还好吗?”

“走了啦,过完年就走了,走得……较爽快啦。躺在床上梦里走的。”

“就是那个老来这里吃鸭杂粉丝的老太太吗?这么快哦?我记得过年前回去的时候还很有精神咧。”耳尖的忠先生连忙探过了头来。

倒是寿寿叔抽了口烟说:“我们这岁数不就是这样?半只脚就在棺材里。能这样无病无灾走也是一种幸福。”

“倒也是,那你是……”

“村里大家也都叫我陈太太,是婆婆老家一个村子的,我们那个村子里哦男人大多都姓陈啦。啊我也是老陈婆婆给我推荐的这间店哦,说到最后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可以来你的店里。”

“那有想吃的吗?不在菜单上的只要有材料,我都能试着给你做做看。”

“那有冇……面线?呃啊面线好冇。”

前阵子网上很火的会“无限增殖”的面线梗流行时,我记得芝士有把她剩下的都送我来着,因为我们这里不怎么有人吃面线,所以我好像把它放在了柜底。所谓的呃啊,不用说就是蚵仔,这种叫法随着闽南语的流行几乎已经成为这样食材的正音了。

大家最熟悉东南牡蛎的做法或许是牡蛎煎,我碍于保存虽然用的是冷冻牡蛎肉,但当然更推荐用新鲜的食材。将牡蛎汆水备料,高汤要用柴鱼乌鱼干之类的海鲜吊鲜,这高汤有些日式的风格,但说白了日式的风味不就是来自东南沿海。调料也颇有那种风味,红洋葱蒜等,都要捣泥抄油才更入味。泡水的面线再自高汤中煮熟,说来也是普通粉面的做法。清爽中又带满了海鲜的醇鲜,带着一些海风般的味道。

老年人爱把电话调响有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中听,只有我们这个岁数的人才知道以前的电话信号有多差。电话里哭闹的声音把店里的客人都吓到了不敢出声,好在这种方言店里没几个人听得懂。

见到我给她上菜,她眯着眼睛点下电话的挂断键,抬起头来闻了一口高汤的香味说:“水哦,就是这味道。”

我也不知道面线这种食物是该尽快狼吞虎咽才能让它不再膨发,还是就该慢慢吃它才会变得这么长久。看着这位小陈太太吃得这么香,我忍不住送了她一份炸虾。

“孩子们好像很担心你的样子。”我忍不住问。

“安啦,我一个老阿嫲在屋头又没什么碌用,他们也是闹两天就好啦。”她刚回答完,电话就又响了起来,老歌作的铃声格外响亮,吓得她赶紧按下了关机键。我这才回忆起刚刚她是特意给我看相片才打开的手机。

她瞄了我一眼,又笑着说:“我们活了大半辈子哦,其实也就用了十年大哥大欸,以前我们也不用手机啊,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离不开手机。”

“也是。”看她的笑容灿烂到不带一些掩饰,我随口应了一句就又去忙了。

随后的几天她常来,好不容易来这里一趟,我也会给她做些当地的美食。和食物的地主比起来,我也可以少些班门弄斧的压力。而她也很快融入了大多数客人看到什么就想吃什么的大军之中。

那天她看我拉完面后眼睛里带着些羡慕说:“店家,你怎么天南地北什么都会做啦?”

“年轻的时候瞎晃悠,天南地北的就都瞎学了一些。”

“好羡慕你,做男人就是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有什么好羡慕的,瞎度时光罢了。而且你不是也跨过大海来这么远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