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阿叙抓人,这是怎么回事?沈妤记下这事,打算回去遣人去问问。
怕吓到沈妤,邢贵妃安抚道:“无事,陛下和太子会处理好的,阿妤安心就好,只是事关重大,消息已经封锁了,阿妤不要外传。”
“嗯,娘娘放心。”
“还有一件事,阿妤想请娘娘帮忙,娘娘还记得宁国公夫人的样貌吗?”沈妤带着希冀开口。
话题跳转的太快,邢贵妃差点没反应过来,剥着橘子的手一顿,问:“谁?宁国公夫人?”
“对。”
“你问这做什么。”邢贵妃回想了一下,才道:“本宫入宫时,宁国公夫妇已经成亲了,倒是见过几回,宁国公夫人不是世家出身,据说是个苗族姑娘,与宁国公一见钟情才来到上京,当时还被传为佳话。”
沈妤话中带了一丝欣喜,忙追问:“那娘娘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子吗?可否给阿妤画下来?”
邢贵妃神色有些犹豫,“过去了这许多年,只能记得大概,怕是无法还原。”
“有几分像就好,阿妤不瞒娘娘,谢世子跟阿妤是好友,他没见过自己母亲颇为伤心,所以托臣女问一问娘娘。”若是宁国公夫人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去,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沈妤早早就想好的说辞。
在昭阳宫出来,时辰还算早,沈妤径直去了宁国公府,没料到扑了个空。
府中奴仆不多,为首的是多年来守着国公府的一位老管家,看到沈妤来毕恭毕敬回答:“沈姑娘,今早大理寺来人说世子爷昨夜抓到个贼人,需要在大理寺协助调查,得几天才能回来。”
老管家不知道实情,沈妤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只是有些担心,谢璟叙一回来便被牵涉进去,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如今只能等大理寺调查完了。
年节之下,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怎么都会有风声露出,一时之间,上京城人心惶惶。
安国公日日早出晚归,直到正月初十,才得空跟沈妤一起用了早膳。众人还未用完,安国公便匆忙要走,忙乱下落下了荷包,还是穆氏夫人追出去给他戴上。
就这样到了十五的前一天,官府发了公文,大理寺卿是被以前的仇家寻仇,嫌犯已经落网,算是安抚了民心,至于究竟如何,沈妤问安国公,安国公也是三缄其口。
转眼便是元宵节,沈妤已经半个月没见过萧珩了,一大早,常福便来了安国公府,说是太子殿下邀沈姑娘看花灯。
看着笑得脸上都有褶子的常福,沈妤有些心烦,她实在想告诉萧珩,往后不必如此,哪怕他不来,自己也不会去贵妃娘娘那告状。
趁此机会,沈妤打算说清楚。
两人约定的时辰是酉时末,沈妤特意晚出发了一会儿,她才不会跟从前一样,傻傻地等着萧珩。
去年元宵时,沈妤特意早早地在街上等着,谁知道萧珩来得晚了半个时辰,后来沈妤才知道,他是批折子忘了,沈妤一人生了好几天闷气。
吸取教训,沈妤特意晚了半个时辰出门,街上早已人山人海。
沈妤到时,萧珩手里提着个花灯,脸上并没有不耐烦的神情,对于她的不守时也并未说什么。
那花灯竟是南瓜的形状,糊灯笼的纸也是黄色的,灯笼上画着各种水果鲜花,虽不是多么有意境,但实在有趣。
萧珩伸出手,将手里的花灯递给她,脸上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年前你跟孤说想要个灯笼,孤想了一下,那些花样无非就是求个意境,不如别出心裁做个有趣的,你看看可满意?”
元宵节处处是欢声笑语,一贯冷淡的萧珩都显得温柔了些,沈妤愣了半天没有去接,萧珩往前送了送,她才伸手。
沈妤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殿下做的?”
两人并肩往前走着,萧珩侧头看了沈妤一眼好似在说,不然呢。
街上人实在多,若不是萧珩护着,沈妤几乎要被挤倒,看着手里灯笼,沈妤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若没有邢兰溪引她听的那番话,收到这个灯笼,沈妤不敢想自己该有多高兴。
可哪怕知道了真相,知道了萧珩并没有喜欢自己,收到这盏迟了的灯笼,沈妤还是有些高兴,至少萧珩还是上了心的。
但也仅是这样了。
街上人山人海,两人未向里头走,萧珩带着沈妤上了飞仙阁,在这儿,能够俯瞰整条街。
整个一层只有他们两人,沈妤知道,这是萧珩的人提前清了场,楼下热闹非凡,衬得楼上冷冷清清。
萧珩不喜拥挤之处,往年看花灯时也是这样,当时的沈妤安慰自己,最起码是跟殿下一起看。
身旁人锦衣狐裘,长身玉立,他生的本就出色,灯火下更显矜贵,
烟火在漆黑的空中绽放,沈妤看着萧珩,心想,这大约是最后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