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哪怕换做我家父来,遇到这种伤情,也只能束手无策,
眼睁睁的看着小姐走进鬼门关,他居然能把小姐拉回来,我更不敢随意下手。”
两人这才有些后悔。给了赏银,把女医打发走后,两人相顾无言。
但还是不愿孙女的身躯被一个外男给看光。
虽说前面没办法的时候,已经被看光了。但现在都有条件了,怎么还这样?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命比名声更重要!但,该查的,还是要查的。
无奈,只能先托人去问问连家小子,那位神医住在哪里?可否能再卖一些止血的药粉给他们?
连亦文接到下人来报,想着,最后必定还是要请小神医出山的。
他要是出山了,就代表着有聘请的可能!到时候锦绣修养好了,武府不要,他请啊!
府上多个医术高明的府医,等哪天他回京城了,就剩爷爷奶奶在这里,他也放心点,也乐得多跑两趟,去探探马菁芸的意思。
连亦文拿着钱,又跑了一趟山里,说明来意。
马菁芸见他是来送钱的,很是爽快,直接就包了三瓶止血药给他,拿了三百两银子,就算是毫不拖欠了。
连亦文不死心,“她真的再也没有当母亲的可能了吗?”
亲自操刀的马菁芸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连亦文神色瞬间灰败下去。
连亦文拿药回来后,郑重的把武锦绣以后不能生育的事情,告诉了两位老人家。
两位老人家坐在上首,怔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想到昨天女医跟他们说的:小孙女的伤口很深,要是放在一般大夫的手里,也就只能等死了,但这位小神医大概真的有两下子,就是靠着他精湛的医术,才把小孙女从鬼门关内拉了回来,简直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最后,还是老侯爷艰难的开口:“算了,能保住性命就属实不易了,我们家大概没有能接住滔天富贵的福分。”
连亦文见他们能接受,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
至于宫里知道这份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他就不知道了,总归锦绣应该是该高兴。
武锦绣被治好后,躺在床上昏迷多日都不醒,每天只能灌点迷汤、参汤给她吊命,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
偶尔还持续性的低发热,使得两位老人家揪心不已。但是请来的三个女医都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
没办法,他们只能去调查马菁芸的背景,再决定要不要让他近孙女的身。
才知道,他是被泉州骨科圣手——老榆林收养的孩子。
七年前,老榆林外出行医时,带回了一个还没有他小腿高的孩子,放在身边悉心教养。
众人见他孤家寡人的过了这么多年,都以为他家的传承要断了。现在居然冒出一个徒弟来,都为他感到高兴。
但还没养够五年,老榆林就撒手人间了。谁都以为这么小的孩子没有学到什么些真本领。
都在长吁短叹,老榆林的一身本事失传了。可惜,可惜。
谁知道,三年后,这位小子第一次出手就震惊了众人。
他的一手接骨术使得不比老榆林差,别管断的是哪里,只要送来的及时,基本上都不会落下什么病根。
接好后养一养,又是一条好汉。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居然连最难学的针灸也学到手了。
当时还有很多的医者不信,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看过小榆林医治的过程后,不少人都闭嘴了。真心实意的承认,小榆林确实做到了,并没有辱没他的师门门楣。
经过调查,武府的人还发现。
老榆林刚走的时候,他好几年都不曾有来往的亲戚就冒了出来,要占领他的家产。
说小榆林不是老榆林亲生的,根本就没有合理的理由占据着老宅和前面的药铺。
马菁芸想跟他们争辩个清楚,奈何自己人小,声音小,人又不够他们多。
基本上属于吵不过,还要被顶到心梗的存在。
在被丢出药铺的时候,周围的老邻居看不过眼,师傅以前的老友更听不得这种欺负他们老友徒弟的事,赶来给她撑腰。
人一多,冲突起来也就更乱了。
气不过,几人掰扯到县衙,这一查才发现事情大条了。
不管他们想怎么帮,小榆林都没有合法正当的理由反驳。
而且,按照当时绝大部分家族的族规来说,对小榆林也很不利。
多数宗族对于族内的孤寡老人都有规定:【孤寡老人在死后,他的家产不管有多少,都是要充到族里重新分配的,其余人一律不能指染,除非是还没出三服的亲戚,但也分不到多少,除非他们在老人生前有赡养过他。】
一方面是为了约束村里人随意抢占的恶习,避免村里人的关系紧张;
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孤寡老人在生前,就是由族里养老送终的。
虽说养老的环境和伙食可能不会太好,但起码没让部分老人,直接饿死在村里。
所以他们走后,财产被充公,也算是回报之前族里对他们的赡养。
看着户籍信息上的登记,来帮忙出声的人都在心底暗骂老榆林糊涂。
但木已成舟,说再多也没有用。
现在官府断案,闲杂人等不能插手!他们只能愤恨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