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在心里默念了一遍,他知道这才是他应该说的话,天底下没有儿子怨怼父亲的。
可面对华阳太后这场推心置腹的谈话,他却无法说谎话,无法虚伪的如从前一般说谎话。
华阳太后不为难他,只是说:“我们都不是那个孩子,他否失望难过也只有天知道了。”
“嗯。”
嬴政应了一声,有些冷淡。
华阳太后却像没觉出来他的回避,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后来这个孩子命大回到了家里,他的父亲见他有才干,就要打算让他继承家业。”
“那孩子也是愿意的,并不会因为父亲做出抛妻弃子的事,就拒绝他所带来的利益。”
华阳太后下了结论,“所以世间事都是一样的,因利而聚也因利而散,虚无缥缈的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完她看向嬴政,似是希望他能说句话,嬴政也没辜负她的好意,虚心道:“孙儿知道了。”
华阳太后欣慰的笑了“知道就好,那么就好好想想赵氏的事儿吧,其实她在别宫也是好吃好喝,换个地方也是一样的。”
“这不在于原不原谅,只是一个好名声,对你,对秦国都是有益的。”
“是。”
在之后,嬴政拜别了华阳太后,他需要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理一理这件事。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华阳太后和侍女谈话时又提到了他。
“其实王上本身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太重感情了。”
侍女低头,不敢议论王上。
不过她不明白,前段时间还大张旗鼓处死了王弟的秦王,在祖太后口中怎么就是个重视感情的人了?
侍女在心里腹诽,华阳太后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她一定会大笑出声。
和一般的人相比,王族大多都是一群冷心冷情的木头,忠孝节义只是他们鞭策下面人的手段,自己却从不遵守。
亲情,爱情,友情,只要威胁到了自己,也可以随时抛弃,更有甚者,哪怕对方对你没有一点威胁,也会因为疑心而除之后快。
正因如此,嬴政这样时常被感情战胜的理性,在华阳太后眼中才显得稀奇。
不过华阳太后也不会和侍女说这种话就是了。
她把话转到了别的事情上,“夏姬死后葬在哪里来着?”
“回祖太后,是杜东。”
“嗯,我想起来了,是杜东。”华阳太后点点头,又说:“那儿东望是芷阳,西望是寿陵。”
“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这是夏太后的选杜东建陵时所说的话,华阳太后复述了一遍。
其实华阳太后一直都怀疑,夏太后选在此地长眠,并非是她说的那样,而是因为她既不想和认旁人为母的儿子葬在一地,也不想和不宠爱自己的丈夫合于一陵。
不过,夏太后活着的时候,华阳太后并没有问她这件事来解自己的疑惑,现在夏太后死了,无论其他人怎么想,也是死无对证。
最后,华阳太后也只是对侍女道:“过几年,她望夫的时候,保不齐还能看见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