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拆开一个口,轻舟小心塞进去,林山南递给林水北,道:“你来封口。”
林水北一噎,依言接过,郑重其事学着缝,角边剪一孔,穿上红绳。
平安符垂下,上有四字:家国无恙。
.
曹焉知生辰那日,军营很热闹,烤起了整羊,燃起了篝火。士兵载歌载舞,有人唱起来号子,附近的村民送上牛乳茶,他们知道军营禁酒。
村民多才,有人跳胡璇舞,有人弹琵琶,有人吹玉笛,玉笛轻快,引山间鸟鸣。
孩童在一旁,围着篝火烤羊肉,齐声唱民歌。
曹焉知就在人群之中,满面红光,笑意吟吟。
林渊走来篝火旁,抱起林山卿,他喂给她山楂果,解荤腻。
热闹罢,人群依旧未散,他们在听村民说书,林山南想起平安符,他四处张望,却不见曹焉知。
林水北擦擦嘴,拉着宋轻舟,转身对林山南道:“我知道。”
山南抱起林山卿,跟着他走。
篝火不远处,有潺潺小溪。曹焉知就坐在溪水旁,仰头看星空。
他们走过去,却见焉知喝醉了。
林山南诧异,抱着五娘坐下,林水北与宋轻舟跟着坐一旁。
曹焉知抱膝仰着头,嘴里念叨:“她到底愿不愿意呢?”
林山南挑眉,看看林水北,林水北凑近,小声问:“谁呀?愿不愿意……”
“胖丫头啊。”
“哦~”
四个童声。
曹焉知吓了一跳,转头一看,一巴掌拍在林水北脑门上。
林山卿眨眨眼:“胖丫头。”
林山南笑:“到底……”
林水北接口:“愿不愿意……”
宋轻舟刚想出声,背后却有人悠悠道:“呢……”
五人齐齐回头看,是林渊。
“……”
曹焉知瞪他一眼,仰面躺在草地上,剩下五人跟着躺。
林渊笑道:“焉知少年时,府里有位胖丫头,是宗亲之养女,后来大越国有人来提亲,焉知那时在宫内殿试,归去时,胖丫头已被嫁去大越。焉知总疑问,胖丫头到底愿不愿意这门亲事?可是府中之人皆说愿意。”
林山卿问道:“曹伯伯为何要疑问?”
曹焉知轻声回:“她愿意呢……就是同意去那破大越,不愿意呢,就是……”
声音又轻了:“是想留在府里,等我归来。我去殿试之前留了丝帕在她房间桌上,预备归来听她答案,谁知如今隔山远,再难见。”
都不说话了。
轻舟坐起身,突然道:“她定是不愿的,她想留在离国。”
林渊好笑:“为何?”
轻舟慢慢道:“因为这里有焉知。”
夜风拂在他们脸上,远处管乐声声,耳畔风过青草。
“呼啦……呼啦……”
.
又过几日,曹焉知动身离开,带走了宋轻舟所写大字与文章,太子的课业不能落下。
车马临行,恰遇邻国使臣路过,他是要归国。
他识得曹焉知,远远便喊:“曹相,回朝啊——”
“诶——阁下在离国可好?”
“好哇!美食吃不尽,美景赏不完——”
旌节在他手中飘扬,曹焉知朝他挥手,转身看轻舟。
“轻舟啊,曹伯伯要回云砚啰,你在这里适应了吗?”
宋轻舟重重点头:“暘谷很好,轻舟喜欢这里。”
曹焉知摸摸他的头:“暘谷是美啊!”
林山南带着林水北与林山卿跑过来,他们看见曹焉知对着轻舟说话,轻舟仰头回答,而焉知一愣,忽而朗笑。
他们听不见,大声喊:“曹伯伯——”
曹焉知抬起头望过来,招招手:“回去吧,曹伯伯要走了,山南水北五娘,回云砚早点来相府玩。”
“好啊!”
曹焉知登上马车,弯腰时,可见衣襟内红绳。
.
云砚城内,叶子开始发黄,曹焉知进宫面圣,宋安正在书房练字,见到曹焉知,搁下笔,随意坐在窗边椅子上。
曹焉知跟着坐下,先开口:“轻舟适应的很好,他很喜欢暘谷。”
宋安有些怅惘:“这小子,亏我还经常念叨他,他的母后都哭了好几回了。”
曹焉知微笑:“轻舟也在挂念你们,他在暘谷一切都好,与山南水北五娘都能玩到一块。”
宋安呵呵笑:“从前他们接触不多,真是难得如此投缘。”
他又想到林山卿,柔声问:“五娘是不是长高了?上次见她,还跟着林淹夫人在御花园看人射箭,一见我,说宋伯伯你今日这身衣裳好看。
就是五娘不喜皇宫,说人都似提线木偶,拘拘束束的,说来也巧,每次五娘进宫,她老往御花园跑,轻舟又喜欢呆在东阁,两人竟是一次也没碰着。”
曹焉知想起来什么,突然笑出声,宋安莫名其妙,曹焉知微妙的看他一眼,挑挑眉,转移话题:“那日在暘谷,碰上了邻国使臣,可与陛下说了什么?”
宋安道:“是在说大越。”
“大越如何了?”
“新立了太子,不是最受宠的那位,而是柔婕妤之子,公子旸,年十岁。”
“公子旸……”
“江风旸。”
两人又谈了许久,直至内侍扣门,该用膳了。
曹焉知却起身,他道:“我该去将军府蹭饭了。”
宋安作势要踢他,曹焉知躲开,大步离开。
走至一半,内侍忽而追到他身边,小声问:“陛下想知道,方才相国究竟在笑什么?”
曹焉知停下脚步,低声笑道:“陛下以后就知道啦。”
宫人将宫灯亮起,曹焉知背着手,沿着红墙往外走,宫娥们提着饭盒迎面而来,恭敬行礼。
饭香诱人,似是有鸡汤的清香,间杂丝丝腴香。
————
方才笑什么呢?
是当时问轻舟:“轻舟为何这样快便适应了暘谷?是风景美或是民风纯?”
轻舟笑意浓:“因为这里有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