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会时不时想起自己第1次发病时。那是2004年。我只有22岁。大四。心情特别的压抑。头脑中一片灰暗。总是时不时就要哭泣。我让爸爸带我去医院看一看。碰到的那个医生姓王。是个中年女医生。我哭着向她倾诉自己的感觉。说我自己,当时的心情。就像是被什么包裹了起来。真实的我和表面的我完全隔离开来。因为马上面临就业。身为师范专业的我,居然讲不了课。因为我的思维完全是断断续续不能贯通的。针对这个问题,王大夫建议我朗读。当时的我真的没有意识到,朗读对于我这种病会有怎样的好处。然后我在之后的十几年当中,断断续续的也进行了一些朗读。但是没有长期坚持下来。尤其是到抑郁的时候。不想说话,不想动。朗读自然而然就搁置起来了。但是这两天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还有朗读给我带来的好处。当然一切都是从喜马拉雅这个软件开始的。这么多年来只是听这个软件。然后前两天我突然就自己来读了。读出来,然后录下来,用这个软件播出来。听到了自己的真切的声音。心里那种感觉非常的难以形容。朗读明明就是克服,压制抑郁的一剂良药呀。而这种重要性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可想而知之前我错过了多少次拯救自己的机会。
这两天读语文方面的书。今天又想到了英语。虽然我的英语学的不怎么样,发音也不标准,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在喜马拉雅上朗读英语的滋味。以前读英语名著是抄写。现在我觉得学语言还得说出来。所以我要朗读英语名著了。每天读一点。把自己买的几十本英语名著都读一遍。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肯定也不一样了。然后就是读英语单词。还有英语语法。读的时候很开心。和那些音色优美的主播相比,我的表现并不突出。这两三天也有了10个粉丝。不知道他们是冲着什么来的,我当然还是很高兴了。
我可以想象自己以后很难再陷入抑郁当中了。因为我有事儿干了呀。那就是每天用喜马拉雅录制播放自己的朗读内容。特别的有成就感。
在朗读书籍的过程中学到了好多东西。比如语文书里说朗读第一阶段是准确流利,第二阶段就是有感情。我有点惭愧。说起来自己虽然是语文老师,但是我的普通话还是不太标准。大学里考普通话证。是二级甲等。毕业以后教书,普通话水平就不怎么样。后来我用了一个办法,每天专门朗读。读的时候碰到拿不准的字音,就去查字典标注。这样读了一段时间,很多字音就读准了。当然朗读还得多加练习啊。尤其是感情。我现在的朗读基本上都没什么感情。不过我想这些是可以练出来的。起码有一个词叫熟能生巧。
朗读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剂药方。不管以前怎么样忽视,以后我绝对要重视起来了。我有好多想朗读的东西呀。几十本英文原著,就是一大任务。
突然之间就有了值得自己奋斗终生的目标。那就是每天都要朗读。
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每次在命运跌落低谷的时候,总能给自己找到一线生机。让自己好好活下去。今天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特别有感触。史铁生20多岁的时候就因病双腿瘫痪。成了一个残疾人。他有一个特别爱他的妈妈。在他因病致残以后,他的母亲对他表现出来的那种隐忍的爱,很让人感动。”好好儿活”就是母亲给他和他的妹妹留下来的,最后的爱的遗言。
史铁生身体上有残疾。但他创作出了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灵魂非常的强大。相比之下,我的身体相对健康。灵魂却被桎梏在病魔爪下。所以我现在给自己找到拯救自己的药方。一个是朗读,一个是写作。这两者每天都要进行。必须长期坚持。就像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喝碳酸锂,奥氮平一样。心灵的药方和化学药方一样重要。都能够疗治我的病痛。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两者对我的抑郁有良好的效果?应该是因为这两种方式都是舒缓内心压抑的方式。把自己表达出来。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努力打破隔膜,打破束缚。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以前我没有意识到,朗读和写作对我的意义。现在意识到了,以后我就会好好的运用这两种方式来让自己真正的从抑郁的泥潭中挣脱出来。
这两天还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后每天早中晚都要在学校吃了。一是因为学校吃的花样比较多。二是因为早晚都免费,中午才10块钱。也就是说一个月只花240块钱的饭钱。但是如果中午吃好的话,一天也就吃好了。一天吃好的话,就不会花钱再去吃另外的东西了。很好的避免了暴饮暴食。
现在有一个难点就是写教案。从我开始代课以来,6年我都没有学会怎么去写教案。基本上都是抄教案书了。但是现在我想变一变。跟着教参去写教案。自己写。写自己想教给学生的东西。或者再准确一些。想一想自己如果抽到相应的课题以后,会在讲台上怎样去讲这篇课文。最好是写出来的和说出来的是一致的。可能有一点困难。不过我会慢慢琢磨的。当然,我想我自己也不太有可能再次登上讲台了。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拯救自己。而不是用自己蹩脚的教学去折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