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债最是欠不得。
早些时候春娘还想过找机会家家户户送几个鸡蛋过去以表感谢,受过伤的多送一些,但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忙,为了凑税钱她也是焦头烂额,如今手里有了点剩的,就忍不住想要出手帮一帮了。
刚才顾村长说的那些话她都听进去了。
林渔站在一旁张了张唇,看到春娘满眼的期待,最终把反驳的话都咽了下去,“好,阿娘,待会我陪你一起过去吧。”
二老对女儿的做法不发表意见,只说早点回来。
等林渔和春娘走出小院,黎老根才皱起了眉头,旁边的老太太拿着针线篓子看他皱眉,忍不住低声骂他,“你愁个什么劲儿?”
“女儿心善知恩图报不好吗?”若是像老大老三那样没良心,他们老两口现在还在老屋子里等死呢。
黎老根叹了口气,“好是好,就怕被人当了软柿子啊。”
女儿心善,加上听说之前钱家人打上门来时,这两家人都出过力还受过伤,如今遇到难处,别人可以袖手旁观,受过恩惠的春娘是无论如何也坐不住的。
要说女儿这心软的毛病,从小就有,小时候被家里的老大老三欺负,长大了被村里的人欺负,他有时候也是恨铁不成钢,但心软的女儿至纯至善,也是难得……
只盼着受到帮助的人也能这么想吧。
林渔跟在春娘身后跑了两家人。
先去的村口铁柱子家,铁柱家里有一寡母,寡母身体不好,父亲没能熬过两年前的饥荒去了,下头还有三个弟妹没成年,铁柱子也不过十五岁,全家重担都压在他身上。
他家劳动力也就他一个,地虽少只有五亩,但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靠人力来耕种五亩地,委实劳累了。
且今年收成还不好,一年到头没收到多少粮,如今还倒欠了两石。
其实铁柱的寡母跟春娘的遭遇差不多,难免就让春娘共情了。
敲开铁柱子家的木门,就见一家老小都在,铁柱的寡母坐在院子里默默垂泪,三个半大点的孩子蹲在旁边不知道该怎么办,见到来人,寡母刘氏忙擦干净了泪水起身相迎。
开门的铁柱子一脸黝黑,入冬了还光着膀子,“春姨!”
看春娘身后还有林渔,神情有些不自然,赶紧转身回去套了件长袖外套,外衫上打满了补丁,却浆洗得很干净,接着又端了两碗水过来,三个小的也乖乖叫了人,有样学样地帮忙搬了凳子出来。
“春娘怎么来了?”刘氏体弱,走得慢,春娘便加快了脚步走过去握住了她的手,“你快歇着吧,咳嗽可好了些了。”
刘氏的年纪其实跟春娘差不多,但看外表,比春娘老了不止十岁,可见生活磨难,岁月磋磨。
这个家,家徒四壁,林渔坐的那根凳子还有些摇晃,她把兜里带来的几个野果子分给三个孩子。
三个小孩,两个是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一个是女孩五六岁,身上衣服补丁都能连成片了,看着林渔递过来的果子眼睛一亮,却怯怯地不敢接,看刘氏,再看看大哥铁柱子。
“你们小嫂子给的,快拿着吧。”刘氏发了话,三个小的才肯接了,最小的那个姑娘还把手里多出来的那个果子塞给铁柱子。
铁柱子也大大方方地接了,并朝林渔道谢,“谢谢小嫂子。”
人是黑了些,但一笑,满口白牙。
这家给林渔的感觉,虽然穷了些,但无论是刘氏还是三个孩子,都落落大方的,交流起来也很舒畅。
哪怕开门时全家人还满脸愁容泪水涟涟,但来了客人就收了愁绪,也不主动说家里的困难,就聊家常。
见了人,林渔才记起来,钱家人来闹事那天,铁柱子扛着锄头就挤在最前面,替春娘挡了王婆子疯了似的抓扯。
从春娘和刘氏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人私下里关系也不错。
直到两人要离开时,春娘才将包好的银子塞给刘氏,刘氏这才没绷住情绪,眼眶一红,要把银子塞回来被春娘拒绝了,“拿着吧,就当我借给你的。”
离开小院后,春娘还在说她跟这个刘氏脾性相和,“以前她家男人还在的时候,她家铁柱……”
刚说到这里身后就传来了铁柱子的声音,“春姨,小嫂子。”
铁柱子跑得飞快,一阵风似的,跑过来站定时将怀里塞的一张纸双手递给春娘。
春娘愣了一下,猜到了什么,想回绝,铁柱子仿佛知道她要做什么,赶紧往她怀里一塞,转身就跑了。
“哎,这孩子……”
人都跑远了,春娘也追不上。
等人一走,林渔这才拿起那张发黄的糙纸,就见上面写着借据,落款是于铁柱,还按了手印。
“他识字?”林渔诧异,这借据一个字都没错,虽然这字写得着实不算好,但却没缺胳膊少腿。
春娘看着借据折叠好收起来道,“这孩子之前就喜欢跟在大郎身边,大郎还在村里时教过他一些字的。”
哦,顾清河啊。
提到这个顾大郎,春娘便又沉了情绪,两人这才朝王翠花家去了。
王家是乌云盖顶,还没到院子就听到了里面的哭骂声。
王翠花把一家老小都骂了个遍,骂完后又哭自己命苦,一家子都没人敢出声,就听到她的哭骂声,最后连带着孩子们也哭了起来。
林渔到了院门都不想进去,她们一去,哭声又开始了,好不容易出了王家,春娘都沉郁了起来。
世道是不公,但既然事情已经遇上了就要想办法解决,哭闹发泄情绪人之常情,能理解,但若是无休止的苦闹就惹人心烦了。
“阿娘,这个王家,跟之前那个王婆子有什么关系?”
林渔想着刚才阿娘塞银钱时,王翠花连一个推拒都没有直接收了,眼睛里还滴溜溜地转着,心下不喜,想到了之前的事情。
春娘道,“不是一家的,也没亲戚关系。”
林渔扭头看了一眼王家的茅草屋,若有所思。
春娘被拉着哭诉了好一阵子,导致自己的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不过她也没多想,出了门便收拾好情绪往家里走。
殊不知此时的王家,王翠花在打开手帕时看到里面的一两碎银眼睛都亮了。
“黎春儿今天交了十二两银子居然还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