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星级男人通鉴 > 第125章 不孕不育

第125章 不孕不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我明白,”刚强再次伸手过来,拍拍她的手背,“我向你保证,孩子出世之后我就搬回家里住。单位要是不同意,我辞职!珠海有那么多家公司,还找不着一份工作?怎么样媳妇,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么?”

邵艾先低头把饭吃完,尽量不去看对面那个患得患失等待回音的男人。自打她上大学认识他以来,他在人前始终维护着一种刚硬的自信,用玩世不恭来掩盖心虚和脆弱。这是他第二次在她面前呈现完全落败的姿态,上次是双规放出来的时候。看来,是真的在意子嗣。

“行,我接受你的提议,”她放下筷子,“毕竟,我也希望能在30岁之前生孩子。等你读完书再开始行动,感觉是有些晚了。”

为啥答应得如此爽快?虽只有26岁,邵艾在打理自家生意时已同各色人等打过交道。可以说,人和人那么不同,任何定论都能找出反例,但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谁也掌控不了别人,无论那人与我们多么亲密,我们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选择。试图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改变对方都将是一场代价极高、成功率约等于零的自虐游戏。

等孩子生下来,如果他俩还是无法在一起,而他那时候事业如日中天,也没有辞职的打算,那她将毫无办法。然而就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此刻的她便放弃对面那个她深爱的男人?

最坏的情形,如果某天她和他真的渐行渐远了,离婚也是可以考虑的,无论有没有孩子。这就是有钱的好处。钱无法保障幸福的婚姻,但至少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人不必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婚恋市场上备受歧视的离婚带娃女人若是身家过亿,照样被抢破头。总之这些都是她当时的想法,要过若干年后才能明白,她把婚姻想得简单了。

“嗨呀,这就对了嘛!”刚强招呼服务员过来结账,重由一个委顿的丈夫变回钢筋铁骨的人生赢家。领着她的手走出餐厅大门,二人在街上的人流里站了半分钟,他扭过头来。

“明早再回珠海吧?也就两个多钟头,到时我把你从床上搬下来直接塞进车后座,等于换个地方睡觉。”

他的话没错,但一副母猪被运走的画面呈现在她面前。这就是刚强,他的老公,逗弄她早已成了习惯。

******

除了周六周日,刚强还选了门课,上课时间说是一三五下午。老师为了照顾数量可观的在职研究生们,周三那堂课大部分时候让学生自己在家阅读文件,写报告,不需要来学校。这样刚强可以周一下午散课后开五个钟头回和平县,周五上午再回广州,能保证一周三天处理政务。

11月中旬的一个周五傍晚,刚强捧着饭盒去学校食堂吃饭。虽不住学校宿舍,闲暇时间基本是在校图书馆度过,临睡觉前才走去离学校不远的公寓。真是想不到,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校园,只不过身份和心态与八年前刚上大学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端着饭菜,找了张空桌坐下,发现隔壁桌坐的俩人他认识。一个是省工会组织部主任科员,姓马,微胖且皮肤黝黑,可以去演包公。另一个是江门市委宣传部的孙科长,戴副大眼镜。这俩人因为是肇庆同一个村出来的,在学校形影不离。

要知道进党校读书的一大优势就是有机会结识同来此处读研或培训的省内公务员,甚至高层领导。刚强班里的好多同学因此将大部分时间拿去社交,逢人就递名片做自我介绍。难得重回学校,刚强还是想认真学点儿东西,有空的时候跟同学一起打球、划龙舟。与人建立感情最容易的方式之一是“一同流汗”,虽然赶不上老话说的“扛过枪、下过乡”。此外,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顺其自然吧,比如吃饭时碰上了。

当下端起饭盒,换去隔壁拼桌。那俩人正在兴头上讨论什么话题,跟刚强热情简短地打了个招呼,孙科长举着筷子继续说道:“长得漂不漂亮?这个不叫问题,能进央视做节目主持人怎么可能丑了?关键人家还有‘央视三套最年轻的主持人’头衔,那就不简单了。”

“说是成天念错字呢,”马主任用筷子拨拉着碗中的食物,似笑非笑地说,“出去采访,跟人聊天还行,念点儿艰深的东西就错误百出。不过咱们反正也见不着,人家是专门来采访首长们嘀。市厅级干部进修班里的学员可能就见得到,呵呵。”

话说完,大概顾念到刚强这个半道儿来的听众,马主任向他解释道:“小许听说了没?央视三台今年有个‘党旗下的高校’系列,每一期去全国各地党校挑一间来采访。这个周末来咱们这里,主持人叫沈小婉,中传媒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被央视录用做主播,你说这背景得有多强?”

“这个嘛,嘿嘿,”孙科长的笑容堪比公共食堂里的桌面,是种亲民的油腻。“观众们喜欢看年轻的面孔,领导们更需要青春的活力。整天弄一群老帮菜在面前晃悠,这不是给自己找堵么?该完成的‘公关’任务,也完成不了啊。我要是央视台长,肯定早早地把小许招过去。”

刚强闻言,冲孙科长礼貌地一笑。之前他在工作之外与同事们聚会的时候也听过类似的八卦,比如“能搅动政坛的只有央视的女主持人们”。谁谁是谁的人,谁又是谁的人。其实刚强倒觉得,主持人们在电视台里的处境,同他自己也差不多——想要存活下来并一尘不染,有可能吗?

******

第二天周六,校园里的氛围从早到晚透着异样,大概人们都在暗里追踪采访团走去哪儿了。

晚七点,刚强走进图书馆的时候照例空无一人。独自在巨大的木桌旁坐下,心无旁骛地学了一个钟头,忽然有些倦了,下意识地拿圆珠笔在笔记周边乱画。停笔时发现,是一个个姜饼人,有胖的有瘦的,都长着大脑袋和小短腿,憨态可掬。刚强无声地笑了。

“这里呢,就是他们的图书馆。”

四五个人的脚步声在入口处响起,伴随着一个发音标准、优雅婉转的女声,“我们可以看到,藏书还真不少。这边是世界历史,那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咦,还有人在自修啊?等我过去,问他几句话。”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