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鸫大人,你说秦州古怪,多寒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走了半日,萧婵的声音也不见疲惫,路上专挑刁钻古怪的问题问开路的少年,把谢玄遇晾在后面。赤鸫乐得看谢玄遇脸色越来越差,有问必答,就差把隐堂各门的生辰八字都报一遍。
“说是从前秦州地界物产丰饶、连长安也要仰仗它运粮西来。不料十年前出了件怪事,那之后,州城里井水尽数变苦、绕城十里杳无人烟,乃至于易子而食,怎一个惨字了得。但要绕开追兵南下去江左,又非得走那秦州古道最快。殿下要是反悔了,绕道也无妨。”
“就走秦州道吧。” 萧婵语气没有犹豫。
“十年前的怪事,与梁朝和江左那一仗有关,对么。”
赤鸫不说话了,谢玄遇却在此时接话。
“对。”
接着,他不理会赤鸫拼命向他示意让他闭嘴的眼神,继续说下去。
“十年前,梁朝出兵南下,取道秦州,掏空了秦州地界所有官仓民仓的粮食,以备军需。秦州郡守继而反梁,秦州城被围了月余,城破,然城中数万人,无一生还。”
他语气平淡:“先是吃牛马、树根、土皮,然后是女子、老人、婴孩。断臂残肢随处可见,腐臭之气浸没砖土,秦州之水,由此变为苦水、十年之内,千里无人烟。”
赤鸫拦不住他,却见萧婵听完这控诉倒也平静。
“如此说来,秦州变成这样,是萧梁的错。”
“萧梁战祸与你无关。” 谢玄遇言简意赅:“那时,殿下在漠北,对此一无所知。”
“什么叫与我无关。” 萧婵笑:“若是我当年也一刀扎死了萧寂,哪有后来的事。是我当年瞻前顾后、苟且偷生。我既长在萧梁宫中,受万民朝拜,为何到了领罪就没我的份,谢大人是看我不起么?”
他哽住:“殿下晓得我不是那个意思。”
赤鸫眼见着两人又吵起来,只能假装没听见,只能摇头继续往前走。萧婵终于得了个能跟谢玄遇吵架的机会,恨不得倒着骑马好欣赏他的窘迫,却听见前头远远地传来笛声。那声音凄清哀怨、音律造诣颇深,不是乡野能吹出的调子。
“荒郊野岭,哪来的笛?”
赤鸫停了马,三人从山坡上往下望,越过密密麻麻干枯枝干,见群山尽头,依稀有城墙显现。云开雾散时,“秦州”两字就刻在城头,而城中依稀有绿意葱茏、酒旗招展、人烟密密,俨然太平景象。
“天爷,见了鬼了。”
赤鸫把搭在额头上的手放下,眯着眼睛,狐疑地看了又看,确认那城头二字的确是秦州。
“怎么会?难不成是隐堂的线报有问题?秦州府城自去岁便颗粒无收,连岁赋都交不上,怎会有这般景象?要么,是秦州府胆大包天,敢在天子脚下谎报赋税,要么,便是……”
赤鸫打了个寒战,回头看向谢玄遇。
“便是个鬼城。”
萧婵笑着接他的话,赤鸫立即呀了一声,吓得策马就跑到她身后。谢玄遇也策马走到她旁边,看了脸变煞白的赤鸫一眼。
“如此胆小,让殿下笑话。”
萧婵拍了拍赤鸫肩膀,还顺势让少年又往她身后躲了躲。谢玄遇瞧见她护着赤鸫,神情很是冷淡,转过脸,仔细打量笛声传来的城池。
“无论如何,这城有古怪。不过天色已晚,若不入城,便只能夜宿荒郊。” 他看了眼她:“骑马赶路一昼夜,殿下也累了吧。”
“这城若真是鬼城,就算夜宿荒郊,又怎能逃脱?若不过是人有意为之,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在长安脚下瞒天过海。”
她点了头,谢玄遇就也点头。赤鸫疑惑,见两人并肩往前走,才追上去:
“不是,首座,殿下?你们就这么进城了?万一里边是鬼……不对,是隐堂的刺客所设之局呢?”
赤鸫急得原地打转,终于想出个劝谏的理由:
“七杀、七杀还在来的路上,指不定,到得早,就在城里住着!”
“那更要去了。”
萧婵笑眯眯。
“若是为我所设之局,逃也逃不过。若不是为我所设,便可攻其不备。”
“首座,你也不劝吗?” 赤鸫回头,见谢玄遇眼神看向萧婵时意味深长,甚至有些欣赏,登时摇了头。
“怪我,忘了首座根本不是殿下的对手。”
“激我也没用。”
谢玄遇歪头看他。
“横竖,这秦州城,我们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