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宜临见她打开盒子却没动作,疑惑道:“可是还有其他讲究?还不能喂给婻儿?”
璃月睫羽颤动,抬眸看向他,摇了摇头,随即便取出药丸子给舅母服下。
不过一刻钟时间,便见床上之人,像是身上的冰雪被融化了一般,睫羽微动,睁开了眼睛,人醒了。
“醒了!婻儿!”
璃月起身让出位置给穆宜临,看着两人间的温情,便识趣地出了房间。
“欢儿?”
她看向与她一同出来的丫鬟,“府上的家医是从何处聘来?”
欢儿行礼回到:“郡主,是前几年老爷带回夫人时,在外张贴告示寻医,家医是揭下告示来的府上。”
璃月狐疑,“既是揭下告示而来,必定是有些医术才能留下,可舅母这病为何会越来越严重?”
“这......”欢儿看了看周围,见无人,才低声道:“郡主有所不知,这家医刚来府上那会儿,夫人的病情确实有所好转。”
“调理之下,时间久了,夫人的病却时好时坏,老爷仁善,未曾将其辞退,一直到近几日夫人突然咯血不止。”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般,更是不敢加大音量,“家医以夫人之病或为疫病,会传染于旁人为由将其隔离开来。”
“那日......正巧是郡主的归宗宴,老爷去了相府,府中人便听了家医的将夫人的院子隔离开来......”
“等到老爷回来后便大发雷霆,让人去寻了魏氏医馆的医士。”
璃月看向她,“那医士来后如何说?”
“那医士便说此为寻常病症,并非肺痨,并无传染性,开上几副药便回了。”
寻常病症,并无传染性。
若来者仅仅只是望闻问切,确实无法发现舅母身上的寒毒。
可她费解之处在于......家医在府上这么多年,竟是连一丝端倪都没瞧出来?
此前她在药房内,便看见许多医书,书皮泛黄,书页卷翘,应是常翻阅。
那人,必定是喜好医道,善于钻研才是......
突然,石板路边上传来脚踩断树枝的声响,
璃月冷声呵斥,“谁在那儿?”
便瞧见一男子走了出来。
来人着一身绸缎长袍,料子有些褶皱,腰间系着的丝绦依旧松松垮垮,这熟悉的装扮......
可不就是她在药房内看见的家医。
“先生来此......可是有事寻璃月?”
便见他躬身行礼,垂着头道:“郡主,那药丸对夫人可有用?”
“昨夜我在药房见您研制药丸,药材应是雪融丸中的那些,却加了几味解寒毒和中和药性的药材。”
“夫人......可是中了寒毒?”
璃月看向他,略微颔首。
“璃月方才还存有疑虑,先生在府上这么多年,怎会瞧不出一丝端倪。”
见他看向她,璃月摇了摇头,道:“如今看来......想必先生心中已有怀疑,只是舅母身上寒毒所显现出来的症状较轻,还无法证实。”
“加之阿舅救人心切......先生先前怀疑舅母身染疫病,误诊将其隔离开来,如今应是无法靠近舅母,为其诊治的。”
说着话,璃月从袖中拿出昨夜写下的方子递给他,轻声道:“璃月无法在府上长住,往后舅母还得靠先生。”
心中想着昨夜的梦,又证实雪融丸可治寒毒,如今见不见师父已经没了意义。
只怕当年她便是同样症状,被师父救回。
......十天后。
“大人,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下一处驿站离此地还有二十理。今夜不如暂且在此地住下?”
小道向远方延伸,黄土在马蹄下扬起细微的尘烟。
道旁枯草丛生,偶尔有几只寒鸦从草丛中惊起,扑棱着翅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发出“呱呱”的叫声。
不远处有一客栈,立于山野之中。
见陆铭收起手上的地图看向他这般说着,沈澜之点了点头,“也好。”
一行五人,往前方的客栈而去。
除去沈澜之与楚梵,此行还有陆铭与肃一同行。
除此之外......
其间有一小少年,将头发高高竖起,束发于冠,一袭月白锦袍裹身,腰系乌带,足蹬长靴。
璃月特意将秀气的眉画得粗了些,隐去女儿家的娇柔。喉间贴着假喉结,取下来耳饰,如今立于高头大马之上,一张脸雌雄莫辨,因着年纪小,身形在几个成年男子间显得弱上几分,仿若未长开的翩翩少年郎。
不认识的,根本不会将她与女儿身联系起来,只以为是生的白净的少年郎。
前方陆铭已经在与店家说着话,
沈澜之看向身旁斜挎着药箱的璃月,“一连几日都在赶路,身子可还吃得消?”
出京城已经十日,若是快马加鞭,从京城前往浔阳,早就该到了。
知晓是在迁就她沈澜之才会减慢速度,璃月摇了摇头,“我无碍。”
“阿月这般装扮,倒是很难看出来。”
楚梵将他的黑红折扇轻轻敲了敲璃月的肩,吸引她的注意力。
“走吧,先进去。”
才踏入大堂,堂内粗梁悬于顶上,其上蛛丝轻绕。
大堂内放置着几套桌椅,靠窗那处坐着几个男子,在他们进来时便将视线投注到他们身上,瞧着还算正常,但眉目间的冷厉,投过来的目光夹杂着审视。
另一侧,楼梯下方,几个借宿的百姓正说着话,“可算是逃出来了,那地方,我是再也不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