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华揪着一张脸,苦恼的很。
“咋了这是?”
“这不是家属院准备今年开设幼小班,之前找好的食堂的做饭师傅家里有事,回老家。现在食堂没有做饭师傅。”陈淑华见问,干脆一吐为快,“眼瞅开学了,现在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但凡时间长一点,我也不用这么着急。”
她一个家属院的干事,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管。
毕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这确实挺难办的。”苏可点点头,面揉好,又去查看锅里卤制的鸡翅鸭掌,“嫂子,你再找找人嘛。”
“对了,嫂子。我有个事想和你打听一下。”锅盖揭开,一股水汽扑来,香味瞬间盈满整个厨房。
“你说。”陈淑华嗅了嗅味道,“小苏,你这手艺真的好。”
这段时间也吃了不少多苏可做的饭,陈淑华还是忍不住感叹道。
“随便做做。”苏可笑呵呵道,“嫂子,我前两天去县城,看见有几个摊位在卖东西。我想问问如果我去租个摊点能不能做做生意?”
冒出这个想法时,苏可就打算问陈淑华。
“小苏,你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陈淑华正色道,“虽说现在放松,咱们作为军人家属还是不要冒头。等以后明朗了,嫂子第一个支持你。”
陈淑华也是知道县城里有胆子大的已经在偷偷做生意,只是现在政策不明朗。她们身份又比较特殊,行事还是要稳着点。
“苏姨姨~我可去找大牛玩吗?”单红红小朋友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果茶,飞速的窜过来问她。
苏可笑着点点头,“等会儿吃饭了,我让你程叔叔去叫你。”
“吼吼~我要去给大牛说我今晚又吃好吃的了。”
单红红手舞足蹈的高兴道。
陈淑华叮嘱了两句闺女,让她跑出去玩。程凛进厨房,按照苏可的要求开始把鱼丸和牛肉按照交的方法剁成肉泥。
两个女人回了客厅坐下。
给陈淑华倒了一杯果茶,两人坐着休息。没有人说话,都在想事情。
苏可指尖轻敲桌面,思考着开小吃摊的事。按照陈淑华的说法,下半年肯定是没办法做生意的。
她记得十月份,政策才彻底明朗。
怎么办呢?
“哎。”
“哎。”
不约而同的,两人叹了口气。
两人互相望了一下,“愁啊,嫂子。”
“你打算做餐饮生意啊?”见苏可犯愁,陈淑华暂时搁置自己的烦恼,关心了下。
苏可,“是啊,嫂子。不然我在家属院也没啥工作,整天在家弄吃弄喝,也没什么正经事干。生活没有意思的。”
见女人满面苦恼,陈淑华电光火石间,问了出口,“小苏,要不你暂时来食堂干一下做饭师傅啊?等我找到人手你就可以不干了。”
“放心,我给你申请开工资。”
陈淑华说完,越想越觉得这事是个好主意。家属院幼儿班今年第一年开设,招收的正是单红红她们这批年龄段的小孩。
苏可厨艺又好,小孩子们也喜欢他。
“我一个人做那么小孩的饭菜啊?”苏可想象了一下工作量,下意识拒绝。
穿书前做大宴席都是有团队协作。如果只让她一个人做大量饭,她担心搞不定。
“小苏,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做饭。我们缺的是掌厨的,打杂的有。”陈淑华看出苏可的担心,继续补充道,“一个月工资给你开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是一笔不小的数量。早知道,现在大多数工人的工资在二三十块钱一个月。
苏可承认她有点心动了,等政策明朗时开餐饮也是需要一大笔钱当作创业启动资金的。
思考了其中的利弊,苏可点头同意。不过,还是强调了不会一直长干,也让陈淑华必须找合适的人选。
如果答应了,后面政策明朗撂挑子不干,有些不太好。
“苏可,牛肉泥和鱼肉泥打好了。”
两人商量好细节,男人正好出了厨房。和苏可说了一声下楼打货架后,房间里只剩下她和陈淑华。
把卤制好的鸡爪鸭掌端出来晾凉,苏可才开始正式制作手打鱼丸和牛肉丸。
陈淑华在一旁备菜。
锅里放入合适的水量,苏可拿小勺子挖鱼肉放锅里,数量差不多,开始小火温水慢煮鱼丸。
牛肉丸,同样的方法煮制。
苏可透过窗户望向楼下院子里,一群小孩在玩耍。四个小神兽全部在楼下。
下过雨的天空湛蓝,空气更清新。
小孩子们楼下玩游戏的笑声响彻整个家属院。
收回视线,鱼丸和牛肉丸煮熟捞出。
面也刚刚发酵好,苏可揉面,准备馒头。
客厅的钟表不知不觉指向六点。
客厅里已经来了不少人,陈淑华一家加上何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