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莫逸亲眼看着简书予喝下魏寻端来的药后,才挂着安心的笑容离开了。可他刚一出门,简书予便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飞速地扎了头发,随后拉起等在桌边的路熹茗就向宅子的后门走去。
魏寻正在厨房里收拾着药渣,听到了走廊里传来的脚步声,走了出来,拉住路熹茗说:“我只认出了你的脚步声,没想到莫夫人也在。你们这是要去哪?”
“去河边,”路熹茗小声解释道,“你别告诉别人。”
“路路,我和你一起去,可以吗?多个人好照应些,”少年回过头去指了指药煲,“你们可以等我一下吗?”
简书予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又趁魏寻清洗药煲之时把路熹茗拽到身边轻声和她说:“哎,我果然不太会拒绝别人。就不该点头的。”
“没关系的,若是真的不方便,我去和他说,让他在这里呆着便是。”
“倒不是不方便,只是......”简书予把走动中散开的头发重新扎起来,“有些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对的。小秦大夫他还这么年轻,我怕他去过那河边以后会钻牛角尖。”
“我同你去,难道我就不会钻牛角尖了吗?”路熹茗哭笑不得。
闻言,简书予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轻轻叹了口气,道:“这倒也是......抱歉,我有些太急着和别人分享我的发现了。”
厨房里的水声停了下来,几秒钟后,没等她们商量出一个对策来,魏寻便擦着手出现在了她们面前。
“走吧,咱们是坐船去,还是乘马车去?”他的目光里本闪着好奇与兴奋,却猛然记起自己的本职,转过头去叮嘱道,“莫夫人还是多穿一些衣服吧,今日似是风大。”
接着,他又走进厨房拿起了热水袋,向里面灌了两壶热水。
简书予见少年这样积极热情,更不好扫了他的兴致,只好接过热水袋,笑得有些尴尬:“我们走过去,那里离后门不远。”
等他们绕过巨大的书库,和侍者们住宿的区域后,一条向下的斜坡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那条河在盆地里,我们得走下去,”简书予走在了前面领路,“下坡比上坡容易,我要是一会儿累得走不动了,还得麻烦二位帮我抬回来。”
她这么一说,路熹茗打退堂鼓的意愿又骤然腾起。只不过这一路上的景色极佳,鸟语花香和水流声音交替冲击着她的感官,渐渐地,她便只能扯着魏寻的袖子、指着树上金黄色羽毛的鸟和粉色的蝴蝶发出惊叹声了。
这小道一路上连着近十个岔路,每一个岔路都看不着尽头,有的向山上走,有的向山下走,还有的向半山腰的水塘通去。
“每年这山里都迷路了不少人,我搬来后才发现这座山没有向导根本寸步难行,就和莫逸提议在岔路口放些引路牌,但最近他比较忙,没什么功夫处理这些小事,”简书予说完转身向身后的分岔路指去,“但如果想从谷底回到我们家,你们就记着一路走右边那条小道就好。”
“你要是有木材的话,我或许可以帮你做些路牌,应该不难做。”路熹茗说道。
“是不难做,但我也不知道这些岔路到底会通向哪里,”她笑着回应,“走完一整条就要花半天时间了,路妹妹你真的要在这里陪我留那么久吗?”
“多些人一起探路会快很多,”魏寻插话道,“这本来就不该是一个人做完的事情。”
“小秦大夫和我想的一样,”简书予冲他笑了笑,“说不定大家探着探着,还能发现些新地方来。”
“总有人得做带头的那个吧,等着别人喊开始,终究是被动的。我们至少可以把指向莫宅的路牌做了。”路熹茗认真地反驳道。
“好,依你的,”简书予点点头,“那就麻烦妹妹多留几日了!”
谈笑间,他们又陆续走了十来分钟,终于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绿滟河。这河的干流青峦江蜿蜒着从高海拔的云川流下,又在南疆的北侧分了岔,一条向南走,成为南疆众多湖泊瀑布的源头;另一条向东走,成为岷州百姓家中的涓涓细流。
严格来说,这河流所处的位置并不能算得上什么盆地。莫家所在之山唤曰半月山,而与之垂直的位置横插着另一座山,这两座山恰似盾与矛,相交之处形成了锋利的峡谷。
若是把山分为下、中、上三层,那么莫家祖宅的位置就是在这座山的最上层,而绿滟河则从西边的另一座山中流出,流至半月山的中层,再从峡谷的尽头翻滚而下,向着翠林的平原区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