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的第四个愿望 > 第137章 礼物

第137章 礼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好歹也参加过别人的生日宴吧,”路熹茗瞥了他一眼,“我也不是没朋友的。对了,你们寒照那里过生日有什么习俗吗?”

说着,她好像想起了什么,拍了拍脑门,道:“哦,我都忘了,你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你肯定不知道普通人的过法吧。”

“为什么不知道?习俗这种东西,难道不是大部分人都会遵循的吗?”魏寻困惑地看着她,“我们那里会给过生日的孩子准备未来一年中每一个月的礼物。这礼物不用贵重,有时候,一株小花小草也行,或者一根缝衣针都可以算是礼物。”

“再不贵重,那也得准备十二个月的,”路熹茗想想就觉得麻烦极了,“每年都要如此,好累啊。”

“这种状态只要持续到六岁就好了,六岁之后,过生日的方式又变了。”

“为什么还要变?”

“人不能只被动接受吧?这种接受的状态总会结束的,我们那的人认为,六岁之后便要有独自生活的和给予他人的能力了,所以在六岁之后,每逢生日的第二天,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去做一件能帮到他人的事情。”

“你也做过吗?”

“嗯,我做过三年的,”魏寻好像陷入了回忆之中,眼神也向窗外飘去,“只不过那时候的我没有什么判断能力,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在帮助别人。有一年生日,我父亲带着我去河边,结果我非要把河面结的冰给敲碎,还振振有词说什么‘冰把鱼困住了,鱼会死的’之类的话。我父亲很宠我,只好带许多人一起将几百米长的冰面都砸了。”

“结果呢?”

“结果,河面第二天又冻上了,”魏寻转过头来,有些尴尬地笑道,“寒照十月底的时候就冷极了,我当时不懂事,看到光滑如初的冰面,哭了一整天。倘若是现在的我,定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路熹茗拍拍他的肩膀,感慨道:“我发现你跟我真的挺像的,都喜欢做些无用功。”

“做的事情有没有用,也不是我们当时就能评判的,”他重新拿起筷子,“先吃蛋饼,哦不,蛋糕,不然要冷了。”

“你们的国家,要是现在还在就好了,”路熹茗边吃边嘟囔着,“我觉得那里真的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气候是冷的,人们的心却是热的。”

“有机会的话,我带你去寒照的土地看看吧,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路熹茗心想,她何止去过,她甚至住过,只是这话她根本说不出口,只好用力地点了点头。

忽然,她感受到额头上落了个温热柔软的物体。等到那温热的感触结束后,她才发现魏寻双手撑着桌子,正慢慢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我们现在扯平了。”他狡黠地笑了。

“没有,”路熹茗满脸通红地嘴硬着,“我明显比你吃亏好吧,我当时是隔着面罩的。”

“给你一个打败我的机会。”魏寻指了指自己的额头。

她手忙脚乱地夹着盘子里的食物,低头对着桌子说道:“算了,等我病完全好透了再说吧,省得我传染给你。你还吃不吃?不吃我全吃了。”

等到她脸红心跳地回到房里后,路熹茗才认真开始考虑该送魏寻怎样的生日礼物。她想了半天,想到他既然是富家子弟,大概什么都见过,什么都不稀奇了吧?

她能送的,只有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了。她想到了魏寻曾经是个爱听故事的人,便思忖着写些自己听过的故事来。每天写一个故事,三十天也能写厚厚一叠了。

虽然这礼物不贵重,但至少能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或许也是他想要的。

路熹茗翻开一个新的本子,在扉页上庄重地写下了“赠魏寻”三个字,又开始考虑起要写什么样的故事来。

她记忆中的故事有许多,神话传说,民俗小品,童话,寓言,爱情故事,应有尽有,只是她不知道应该用哪一个故事来为这本小册子开篇。

她本想写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辟地,但想起魏寻说的“这世界没有神仙”,便放弃了。

想来想去,还是童话故事合适些,只不过童话和爱情总是密不可分,她花了好些力气才挑出记忆中那些不讨论爱情的童话来。

她写下的第一个童话是丑小鸭的故事。路熹茗根本记不得这故事的每个字,只能先写出个梗概来,再往里面添些胡编乱造的细节。

很快,她便写完了,可这故事怎么读怎么单调。来自别的动物对丑小鸭的嘲讽她好像忘了写了,丑小鸭的心理活动也不是很明朗,甚至连结局里丑小鸭变成了什么颜色的天鹅她都没有说清。

“希望他别较真,”她合上本子揉了揉已经打架的眼皮,“也不知道这些故事对他来说是不是太幼稚了。”

“他许了什么愿呢?”这是路熹茗闭上眼之前想的最后一个问题。

“早知道不告诉他许愿必须放在心里了。”她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丁爷爷开始呕吐了。这种病要么会在一日之内恶化得很严重,脚不能离地,高烧不退,进食都是问题;要么就完全没事,咳嗽几声就算过去了。而他显然属于前者。

路熹茗为他擦着胸前的污渍,而他则喘着粗气用极微弱地声音对她说:“姑娘,我今天是不是去不了茶楼了?”

路熹茗点了点头,安慰道:“您先好好休息,等身体好了之后再去吧,您现在不宜走动。”

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就在路熹茗拿着毛巾快出门时,老人叫住了她,问她道:“你们说的那个新药,我能试试吗?哪怕多活一天也好,我还想再看一眼我的儿子和孙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