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福贵的笑容僵了下,看了看远处,又扭头问,“你的问题太长了,我有点没听清。”
郁黎主动上前帮忙重复问题。
“哦哦哦。”李主任恍然大悟,“人岁数大了,脑子反应不过来。”
“我们村民都很团结的!”他语气激昂,似乎很急切地展现自己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虽然过程有些坎坷,遇到了一些村民由于不了解政策而不愿意配合的问题,但最后还是都解决了。”
“土地出让的材料都有,都有!在村委会,你们想看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找!”
郁黎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回应,等李主任说完,又转过去看靳一笛的记录情况。
李主任的话被用铅笔原封不动地记录在表格上。
走访了种植园和农家乐,第一天的调研顺利结束,李主任把两人送回酒店,顺便商量好明天的碰面时间。
吃过晚饭,两人坐在桌旁打开电脑,根据录音和照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修正,然后录入电脑。
“丘定村的发展情况还真是好。”郁黎边敲键盘边感叹,“只从今天的数据来看,这里的特色产业算是培育出来了,而且产业结构也不错。”
靳一笛反复翻看手里的表格,隔了一会儿才回答郁黎的话:“你不觉得这里发展得过于好了吗?”
“这样不好吗?”郁黎伸直手臂挥了半圈,“百废俱兴欣欣向荣,多好的画面,这不就是乡村建设的意义?”
靳一笛摇头,在心里给郁黎打上天真的标签。
后续的调研工作需要进一步下沉,不仅要考察丘定村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村民收入、家庭房屋及供水供电等情况,任务量很大,消耗的时间也最长。
在李主任的引导下,两人的工作过程还算顺利,每天早早睁眼走入村庄,晚上便回到酒店整理数据、分析问题,既忙碌又充实。
到了第五天晚上,李主任带着两人从村委会名单上的最后一户出来,长长地舒了口气:“调研工作圆满完成!辛苦两位同学,效率这么高,竟然能提前完成任务!”
靳一笛没说话,掂了掂手里用于农户的调查问卷,环顾四周,视线最终定格在沉沉坠落,半边都藏在房屋后的夕阳上。
几天下来,郁黎对靳一笛的扑克脸习以为常,挂上客套的微笑,主动上前半步,和李主任寒暄:“您客气了,也要感谢您带着我们走了好几天,帮我们规划路线,不然也没办法这么快完成。”
“嗐,这是我的责任所在嘛!”李福贵背着手,看向被夕阳镀上金光的田地:“对上不辜负领导给予的使命和任务,对下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和期待,看见大家都过得好,我就放心啦!”
想到这几天李主任给他们展示的建设硕果,郁黎心情大好,学着李主任的样子眺望,看到地里几个拿着镰刀劳作的壮汉刚好抬头向他们看过来,便拿出手机,定格丰收的瞬间。
“今晚去我家吃饭吧?”李主任绕到他身前,挡住镜头,发出邀请。
这样的事情需要靳一笛拿主意,郁黎没急着答应,扯了扯靳一笛的衣袖,发出询问的信号。
“不急。”靳一笛看似走神,实则一直听着两人的交谈,“时间还早,我们再在村子里转转。”
“好啊。”李福贵欣然答应,指着他们来时的方向,“那就顺着原路往回走吧,再往前都是荒地,等后面开发好了再邀请你们来!”
“荒地?”靳一笛站着没动,直直盯着李福贵,似要将他看穿,“那正好,土地利用情况也是考察内容之一,我们去看看。”
不等李福贵回答,他便抬脚,示意郁黎跟上。
地里的壮汉似乎打算收工,纷纷直起身来,看向他们三个,手里的镰刀反着光,闪的郁黎眯了眯眼。
他低下头,掩饰皱眉的动作,想起来到丘定村第一天时靳一笛说的话。
靳一笛步子迈得大,李福贵小跑两步才追上,堵在两人面前,极力劝阻:“两位同学,你看我们村短短几年发展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这不就是有几块地还没开垦出来吗?你们就高抬贵手,别看了。”
郁黎提高警惕,站在靳一笛身后半步,忍不住用余光观察周围。
他知道考察内容并不包括荒地问题,靳一笛这样说显然是为了诈李福贵,但具体目的是什么,他也猜不透。
只能说靳一笛摸到了关键问题的边。见壮汉们似乎开始朝这边走动,郁黎咬着嘴里的软肉,尽量不让自己的表情出现异样,藏在卫衣袖子里面的手动作不停,一手摸到口袋里的手机,另一只手悄悄勾住靳一笛的衣摆边缘。
“荒地问题只做记录,不会影响最终的评估结果。”靳一笛把手绕到身后,握住他的手腕,仍执意和李福贵对抗,“李主任,放松点儿,我们就是看看。”
郁黎心如擂鼓,却又不能直说,看着李福贵脸上快要挂不住的笑,只能心一横,向靳一笛提议:“我有点累了,我们今天先回去吧?”
靳一笛回头,看向他的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和高中嘲讽他是垃圾时的神态如出一辙。
“那你就先回去。”靳一笛用力拂开他的手,把手里的表格扔给他,“我自己去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