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现在是在请求我的帮助?”祁纫夏捏着书脊问。
“……是。”
“说出来。”
“说什么?”
“说,你求我。”
“……”
沉默的几秒里,祁纫夏猜测谈铮的心理活动。
他也许会觉得悲愤而无力,明明几年之前,他才是风头无量的新贵,可以把别人的感情推上牌桌做赌注。可现在,拼上尊严来求人的,竟变成他自己。
因果报应,大概就是如此。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见谈铮认命一样的声音:“……求你了。”
祁纫夏扬起嘴角,可是并不觉得自己在笑。“这就叫做一字千金吗,谈总?”
会议室的隔音很好,走廊上的所有杂音,一概被隔绝于门外。谈铮用闭目的十几秒收拾好了自尊,对祁纫夏说:“你不用担心我反悔。我说过的话,自己都记着,会做到的。”
“你最好真的能做到。”
转身离开前,祁纫夏丢下一句话。
*
初步的合作意向书签署完毕后,就进入了更为繁琐复杂的阶段。思博股权的价值需要专人评估,各项协议的草拟也需要律师介入,双方公司里各安排了专门的会议室,以供第三方机构工作使用。
谈铮计划转让的股权是百分之十五。
就思博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这百分十五尚不足以让新远对它施加重大影响,更遑论实际控制,但在祁纫夏眼里,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头。
随着流程的推进,谈铮和新远之间的联系,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
更准确地说,是和祁纫夏。
从程序上讲,新远目前还未真正成为思博的股东,对于它的经营决策,也无法做出太多干涉。
但就在十二月中旬的某天,祁纫夏亲临谈铮办公室,要求他尽快脱手之前收购的那家位于西澳的矿产公司。
“我实在搞不懂你在犹豫什么,难道还嫌这笔烂账烂得不够彻底吗?”
祁纫夏语气冷淡,态度却异常坚决,仿若她才是思博的主人。
这自然让谈铮不悦:“我有自己的考量。在正式收购之前,我做过详细的调查,他们的产量一直很稳定,质量也不错,只是现在的管理出了点问题……”
“问题一直解决到现在?”她抛出一句反问。
谈铮明显停顿了两秒。
“我投入了很多。一旦停产或者转手,以公司现在的情况,承担不起损失。”
祁纫夏只觉得不可思议:“你究竟在赌博还是在做生意?看着沉没成本不甘心,转头搭上更大的代价,这就是你的经营之道?”
“我不是不甘心……”
“我管你甘不甘心,反正那家公司必须尽快脱手,否则,我会重新考虑我们的合作。”祁纫夏分毫不让,“我不可能把垃圾买回家。”
就这样,当天两人不欢而散。
谈铮本以为,这场争端只限于他和祁纫夏之间,可谁知第二天,公司其他的股东就纷纷和他抗议,提出的意见和祁纫夏如出一辙——放弃那家他大费周章才完成收购的矿产公司。
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局面,谈铮感到难以置信。
然而多方压力之下,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把那家公司转手给了另一家企业。
找祁纫夏说出自己的决定时,谈铮从头到尾没有和她对视。
不过祁纫夏也并未注意到这一点,股权交易的工作千头万绪,律师汇总过来的资料太多,她还得抓紧时间过目。
“能找到下家就行,”她漫不经心地说,视线还停留在电脑屏幕上,“手续都盯紧点,该催的就催,我们拖不起。”
“……知道了。”
祁纫夏在电脑上翻页的手微微一顿,沉吟了几秒,抬头对站在办公桌前的谈铮说道:“明天上午,我和其他公司的几个老总约了高尔夫,你要去吗?”
谈铮当然没那个心情。他现在急需用工作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其他的,已经没有余力去想。
可拒绝的话刚提到嘴边,他忽地想起,自己不久前才答应过祁纫夏。
——他不能反悔。
“几点?最近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我不敢保证准时。”
“明天上午九点,在凤尾山的球场。”祁纫夏说,“如果迟到半个小时以上,就不要来了,我们不喜欢等人。”
凤尾山。
谈铮的某根神经,被这个地名轻轻勾了勾。
似乎有一颗流星,从很遥远的记忆中奔袭而来,拖着火焰,坠在他眼前。
“为什么在那里?”他脱口而出就问,“黎川还有别的球场,为什么偏偏是凤尾山?”
祁纫夏被他突如其来的激动弄得莫名其妙,皱着眉头道:“我怎么知道?地方又不是我定的。你要是有本事能劝动那几位,我也不介意换地方。”
谈铮如鲠在喉。
是了,祁纫夏怎么可能还愿意记得那些。
现在一厢情愿的,分明就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