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给梁桓青的娘端了碗豆腐后,不知怎的,村里又有好几户人家也都拿着盆豆子或是带着几颗冬菜上门来问还卖不卖豆腐。
云榆上次不过做个新鲜,一共就做了一板豆腐,炖鱼汤和鱼肉用了四五块,给了梁家约莫一大海碗,余下的几块都存起来准备做冻豆腐吃,见乡亲们都想吃,云榆便寻了一些出来又换了半桶豆子。
“做豆腐受累,你若不想做,也可以不做,”薛祈和见云榆大清早就开始泡豆子,不忍道:“我如今秋冬去镇上做做工,春夏上山打猎,那些钱也足够我们过日子了。”
“可我也想自己赚些钱。”云榆把飘起来的坏豆子都捡出来,“既然家里有这些东西,那还是不要荒废了好,我以后只做冬天,夏天就靠你养家,行不行?”
他这话其实不假,穿过来将近一年,他几乎没赚钱,这种手里没有自己赚的钱的日子到底还是不舒坦。
从前看穿越剧看多了,以为自己是新时代好青年,学习了一身技能本领到古代也能如鱼得水,真的来了之后发现,自己学了两年中文,穿到了一个架空王朝种田,简直就像送给鱼一辆自行车!
不过好在自小和奶奶生活在一块,他的自理能力还不算太差,生活上的琐事都能一一应付,而且还有从奶奶那学来的做豆腐的技能,也算得上一句锦上添花。
见他执意,薛祈和也没再说什么,只蹲下身和他一快捡那些坏豆子:“到时候我和你一块弄。”闻言,云榆便笑他,薛祈和也不恼只安静听他说话。
云榆性子有时候会这样,话变得很多。秋天时薛祈和在山上与他接触不多,单看弟弟妹妹和他一块,学了很多东西,也养的白白嫩嫩的,便知他是个好人,后来与他长时间相处下来也忽然就发现了为何弟妹两人会这般喜欢他。
豆子捡完要泡上半宿,薛祈和打了热水他二人泡了脚才去睡觉,夜里比往常更冷了些,便是热上一个汤婆子也觉得被里发凉,薛祈和便悄悄把脚探进云榆的被子里,问:“这几日是不是冷了许多。”
云榆睡到半梦半醒回复说:“还好吧,许是要下雪了。”薛祈和见他纹丝不动便有些懊悔也许不该起这个话题,他蜷着腿缩在自己冷冰冰的被子里。又过了一阵,他听见背后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而后背后有人软软的从他腰腹抱了上来。
……
“好像,好像是有些冷。”云榆长到二十二岁头一次这般没皮没脸,若是会错了意那便罢了,反正云榆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年了。
薛祈和转身单手将云榆拥进怀里,明明他们洗澡洗衣都用同一种皂角,可薛祈和还是觉得云榆更香一些,里衣被蹭掉到肩膀,漏出他锁骨下面的孕痣,薛祈和很小心地避开了,只把下巴搭在云榆头顶,轻轻揽着他睡了一觉。
不过也没睡几个时辰,天还未亮,云榆便爬起来去磨豆子了,薛祈和跟在他后天洗脸,像尾巴一样,眼睛黏在云榆身上,生怕他跑了似的。
古代的石磨不必现代自动化的,云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推动一圈。薛祈和悄然走到他身边笑道:“早说让我来,你去做别的吧。”
云榆没再跟他客气,毕竟薛祈和这身肌肉看着就有他两倍发达。
豆子并着一瓢清水磨出奶白的生豆浆,这边薛祈和磨着,云榆到灶台那点了把柴火把半锅水烧开,又接着跟薛祈和推磨,一共磨了十桶生豆浆,分批次倒进煮沸的锅里,而后搅拌去泡,又拿大火煮,趁着煮开的功夫,云榆去挂了豆腐布,原先那块已经许久不用有些发霉陈旧了,现在这个是云榆新扯的,拿了不少钱本来就为了冬天吃口豆腐,没成想还能卖些钱。
“这一片的村民都挺爱吃豆腐的,从前我娘卖时一板能赚两三百文还要多一些。”薛祈和又在灶台里填了把柴火,这一桶豆子能做整整一板豆腐,现在去买也不过三四十文,这个价格算得上很划得来了。
豆腐包系紧后,便开始过包,下头放了个小缸,顺着流出来的熟豆浆散着一股豆香味,添勺白糖便可以当早饭喝,这事最磨时间,要一直反复地做些重复的事,豆腐渣差不多满了的时候便压一压盛出来,这些豆渣用来炒着或是和少许面粉做饼子也是能吃,不过这次豆渣有些多,云榆准备拿着看看到时间谁愿意要便分出去。余出来的熟豆浆他盛了一盆出来留着早上当早饭吃,正好配些豆渣做的饼子。
点豆腐时要拿一碗卤水一边搅拌那缸豆浆一边慢慢倒进去,等到里头浮出些豆腐渣就算可以了,那盖子等一炷香便可以等着压板了。
压板时要拿重物放在上头确保水都被压出来才好,等约莫一两个时辰,最后再将豆腐翻至要用的板盒里便做成了。
云榆用了薛祈和上山的板车装豆腐和豆渣,一块豆腐卖两文钱,豆腐渣也带上留着过会儿分给乡亲们。云榆本想一个人去,但那板车要人拉,薛祈和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只是他俩还没争论出结果,隔壁婶子便端着盆来了。“祈和媳妇啊,我起来就闻见香味了,先给我整五块。”
云榆连忙盛好了豆腐给婶子装上,整整十枚铜板便进了云榆口袋,临走时,他又给婶子装了一碗豆腐渣,说回去给孩子炒着吃。
最后还是没拗过薛祈和,他俩推着板车一路往村口走,路上也有几户人家早早出来买豆腐。
其中还要数梁家大娘买得多,一下买了八块,说剩下的要留着做冻豆腐吃,给了云榆十二个铜板和两斗黄澄澄的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