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个剧院的第一眼,今天是转正的第一天……她开嗓的刹那,数不清的往事犹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她的脑海里。
而且全是她和师姐的。
“雨琛,快下来!今天师娘给咱们做了竹筒饭,师兄他们今儿早上才去后山砍的竹子!”
亦或者是,“雨琛,下雨了,我们一起去吧。”
乱糟糟的,有些是她们刚认识的,有些是很久之后的事情,安静地厕所里是粗重的喘气声,林雨琛伸手掐着自己的脖子,只觉得想吐可这下意识的一弯腰不要紧,心脏紧跟着疼了起来。
“雨琛,你在吗?”
“雨琛,别掉厕所里了。”
两个声音忽然响起,一瞬间,林雨琛浑身上下除了强烈的虚脱感,其他感觉消失不见,仿佛刚才的疼痛都是幻觉。
林雨琛慌乱的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不出异样:“我在呢。”
“快上课了,我们找了你半天,厕所门口等你嗷。”随后就是关门的声音。
林雨琛回去坐在她们身边的时候已经看不出任何异常,只是中午回去的时候,她们听到林雨琛没头没尾的说了声谢谢,两人面面相觑。
下午的时候,她们还被林雨琛问了个问题:“我们这也算学生吧。”
“当然算啊。”叶笙皱了皱眉,不知道林雨琛怎么会问出这么个问题。
“同学,教室,老师,嘿嘿。”两人面带惊恐的看向一旁傻笑的林雨琛,叶笙伸手戳了戳她:“你,你怎么了?”
“我有同学了,我没上过学呢。”林雨琛依旧四处张望着,想要记下这里的每一个面孔,剧院里的每一处装潢。
“你……”叶笙刚想问,就被茗瑶拉到了一旁。
这下连茗瑶都好奇了:“她不会?”
叶笙点了点头:“可能是贫困山区,没怎么上过学,有戏曲这方面的天赋才能走到今天。”
茗瑶叹了口气:“真不容易啊。”
叶笙说道:“听说南边山区这几年已经在发展了,唉。”
下午三人一道从剧院挽着胳膊出来的时候,她们问林雨琛想吃什么,谁知道林雨琛说道:“先不急,去那边看看。”
眼见着林雨琛要去扫单车,茗瑶拦住了她:“我家车来了。”
林雨琛说道:“不远的,而且骑车更方便诶。”
两分钟后,三个人扫了单车悠闲地朝前面骑着,两个路口之后,就能看到一队一队穿着天蓝色校服的小学生,有些唱着歌,有些背着古诗词,整整齐齐地从学校里出来,随着老师一声同学们再见,他们嘴里喊着老师再见,人已经不知道跑到几米开外了。
两人就看到林雨琛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方才那老师还被几个学生围着,时不时传来一阵悦耳的笑声,夹杂着天真和稚嫩。
林雨琛停车走了过去,她们两人见状便远远地跟着。
总感觉这小姑娘有什么心事,结果就看到林雨琛跑去和一个小姑娘搭话,不一会儿就连那边的老师也凑了过来。
她们两个人走近了才听清,那老师问道:“您是,林雨琛?”
她嗯了一声,目不转睛的看着手里孩子们递来的课本,那一页正停留在三年级上册的谋某篇课文。
“那个,能,能方便你给个签名吗?”那老师说道:“我是你粉丝。”
林雨琛的心思全然不在小粉丝身上,但还是很郑重地给老师在笔记本上写了签名,而后接着翻书。
看到林雨琛的兴趣在书上,那老师便开始“讲课”了:“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秋天,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循序渐进,从秋风秋雨过渡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他们回来都是要考状元的对吗,或者说是……”林雨琛想了想:“嗯,就是高考。”
冷不丁被问这么一句,老师一愣:“嗯,对啊。”
林雨琛笑了笑:“我只看过些书,会写几个字罢了,读书这种事从没经历过,你们要好好学习啊!”最后几句话是对着小朋友们说的。
几个小朋友呵呵地笑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老师拍了拍几个小朋友的肩膀:“不错。”
站在林雨琛身后的两人都沉默着,沉默着走过了一个转角,她们就看到林雨琛两眼放光地转过身来:“这是什么地方?”、
几乎是每个学校附近必有得小吃一条街,其中还夹杂着几间文具店,但无一例外,全都是一群小学生乐呵呵地走进去,走出来。
“叶笙,我想吃这个!”林雨琛指着一块热奶宝的招牌说道。
相比于叶笙,茗瑶对这些更感兴趣,拉着林雨琛就排在了一群小孩子的身后,她家里从小管得严,路边摊可以说是没吃过,长大了之后再吃却又早已没了童心。
今天倒不是,她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见到一群学生是什么时候了,回想起来,记忆也停留在大学,大学时代怎么能和小学时候比呢?
叶笙反应过来再去排队的时候,她们之间又隔了两个小学生了。
也不知道三个大人是怎么想的,一个热奶宝非要吃的鼻子嘴巴一圈都是,相视一眼又哈哈哈地指着对方的脸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