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寻看了一眼大娘手工缝制的荷包,很是精美,想来下一波客人必会在此驻足。
“谢谢大娘。”两个人道了谢后就往那边略显昏暗的巷子里走过去。
又仿佛是带着什么魔力一般,刚刚迈进那巷子,周围的喧嚣声就一下子被隔绝开来,在一个路口时又忽然闻到了桂花香,两个人寻着花香找到了那株桂花树。
红色的绳子坠着钥匙,就那么大大咧咧的挂在上面,倒也是不怕人偷了去。
钥匙的造型很复古,那把锁更复古,以至于苏若寻在大门前仅有的两盏灯笼的照明下试了几次都没把锁打开。
小姑娘伸出手后不见什么动作,就听到“咔嗒”一声,还有小姑娘细细的一声:“姐姐傻。”
“你说什么?”苏若寻刚想抓住小姑娘借此机会教育一下,就看到门被推开了,下一秒小姑娘就消失不见。
“雨琛?”苏若寻也快步走进了门内,却不料撞到了小姑娘的怀里。
“姐姐你急什么?”林雨琛戳了戳苏若寻的肩膀。
娇滴滴的话语和肩头的触感让苏若寻一下红了脸:“我怕你迷路……”
但是苏若寻打量着这个院落才发现,自己目光所及之处就已经是这个院子的全部,只不过……装修的分外有古韵。
苏若寻又听到了一声姐姐傻。
院子里厨房是单独一间,卫生间是单独的也在外面,竹栏与三五桂花树掩映之间的粉墙黛瓦,就是正房了,客厅往深处走过了一个放书籍的隔间后,就是青蓝白三色轻纱隔断的卧房。
虽然设施都古香古色,但WiFi电视投影仪带来的现代感一点都不少,并不会让人不适应。
林雨琛那边刚放好行李,就听到身后的人说道,
“我们出去吧,去吃个饭。”苏若寻没有交代后面的行程。
繁华的街道上,林雨琛多了很多熟悉的感觉,走在一旁的苏若寻也仿佛看到了小姑娘的另一面。
那些菜谱上有些光看名字苏若寻是实在不晓得是什么,但是小姑娘拿过菜谱后却看的津津有味。
有些名字真的很怀念,独属于这上京城的美食。
小姑娘点餐的时候又看了看苏若寻,故意没有告诉苏若寻都点了些什么。
等到上菜的时候,苏若寻听着小姑娘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讲究。
“这是三秋映月。”三个以萝卜团子为主体的蒸糕,围着奶黄色的酱料,小姑娘夹起一点蘸了蘸送到了苏若寻的嘴边。
“好吃的!”苏若寻想再吃一口却被林雨琛拦住了,而下一秒苏若寻看向小姑娘的时候却也愣住了。
仿佛是挽起了手腕处不存在的广袖,拿着筷子的手平稳端庄,举止优雅而知性。
苏若寻仿佛已经看到了小姑娘穿着汉服的模样。
比起曾经穿过的古装戏服,更多了一份在一针一线间的传承。
“这是鱼戏清荷。”下一道菜属实让苏若寻很是惊艳,片好的刺身绕着中间一整朵的莲花。
“这莲花也是可以吃的。”雪净的手拿着筷子夹起鱼肉放进花瓣中,裹好之后粘了粘莲花根部的酱汁后送到了苏若寻的嘴边。
“你也吃一些……”还没入口前苏若寻说道。
“我不急。”林雨琛微微摇了摇头。
“传说这道菜是梁国皇帝未登基前遭人陷害,流落到一户渔民家里,因为太饿了抓起生鱼就吃,又看到旁边有摘下来的荷花,索性一起放进了嘴里。”
“后来那梁国皇帝登基后思及此事,又感恩那家老妇人,便想着把这弄成一道菜,但却因为当皇帝后山珍海味吃的多了,再吃这菜就没了当年的味道,便召来宰相询问。”
“宰相听完后差人拿了一株完整的菏来,把上面的莲子取下磨成粉,又加上其他辅料配成了如今莲花根部的酱汁。”
“皇帝尝了之后龙颜大悦,忙问是怎么想到如此做法,宰相笑着说道:“莲子性苦,所谓忆苦才能思甜罢了。”
林雨琛讲这话的时候又给苏若寻裹了几片送到了嘴边,不过两人的桌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那人戴着厨师帽,一脸兴奋的看着林雨琛:“对对对,就是这么个说法!没想到我当了十几年厨师,还能听再听到有懂这些菜的人!”
林雨琛微微躬身说道:“您过奖了,不过都是些坊间杂谈罢了。”
这一番对话让店里的人都支起了耳朵,便有顾客好奇地问道:“那我这个……遛园赏雪可有什么说法。”
厨师眼睛一亮,跑到那客人身边就像说书一样讲了起来,一时间店里的众人听的津津有味。
“你可真厉害。”苏若寻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嘴角好似无意间地擦过了小姑娘额头。
她的小姑娘真的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