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发灰发黄的沾着泥土看不出来原本是白色的布鞋踮起脚尖,颇为小心和灵活的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水坑里。
空气是潮湿的,路旁垂下头的野艾蒿是潮湿的,男孩儿的衣服和鞋子也是潮湿的,虽然有种“无点亦无声”的意境,但这却只能让男孩愈加的不安,脚下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走得越来越快,他真心希望自己能一下子飞到目的地。
目的地——是一所建立在小小江湾旁的学校,那所学校有着斑驳秋叶般的温暖颜色,据男孩的父亲和街坊的谈话中可得知,那是政府专门为他这样的男孩准备的。
那里距离男孩的家大概有十几里地左右,路上首先就要跨过大桥,告别江的那一岸,紧接着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连屋脊上有着麒麟的人家都很少见到,最后便是一条穿山隧道,当然,也可以选择翻过一道岭。对于行人来说,还是第二个选择比较安全,男孩也是这样选择的。
不幸总有各自的不幸,虽然被三五成群的混子堵在山间小路上,但是由于男孩的父亲并没有给他带上一分钱的缘故,男孩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损失,也只不过是被当做沙包出出气罢了。
当那封由街坊写的,“推举”男孩去那个学校学习说话的信被混子拆开时,嘲讽和大笑愈发的猖狂了。
是的,一个五六岁大还不曾说出一句“人话”的、不讨喜的男孩。更不要提起去识字了,在这个同龄孩子都可以去朗诵诗歌的时节,男孩那从喉咙挤出来的模糊不清的无意义的生音显得尤为刺耳,即使他有着小孩子特有的柔软声线,但这都成为了被指认为有问题的强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