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忘却侦探1 > 第27章 心上火烧7

第27章 心上火烧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胡赤满脸惊讶地看着那所谓的“大法条据”,疑惑道:“就这样子就能把玉切开了吗?”

老刘笑着解释:“这个当然没那么简单,它的硬度不太够。不过大人您看,树上挂着一壶茶,壶底有个洞。可以将混着黑石解玉沙的水滴,一滴一滴慢慢流下来,借此增加据的力度。”

胡赤的眼中顿时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不禁发出惊呼:“这,这也太神奇了吧!”

他兴奋地转头对林成喊道:“林大人,你快看!”

林成微微点头,眸色中也闪过一丝光亮,说道:“恩...这个确实很神奇。”

老刘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还有很多呢,两位大人接着往下看吧。”

随后,他们看到一名男子坐在旋车前,将“扎碢”放置妥当。

由于玉料又大又重,男子借助“天秤”将其吊起以保持平衡。

男子两脚轮流踩踏“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持重,圆形的铜盘随之旋转起来。

男子右手托着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的铜盘刀处,左手拿着红石解玉沙,浇在玉料上。

而另一边的男子同样坐在凳子上,在旋车上将“扎碢”换成“衝碢”,配上红石解玉沙,慢慢地冲去玉材上的方角与转角。

之后,男子又把玉浸泡在红色的水中。胡赤满脸疑惑地问道:“哎?这个红色的水是什么东西呀?”

老刘微笑着解释道:“凡碾玉描玉,上用石榴皮汁,则见水不脱。”

胡赤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

老刘接着说:“就是经石榴水汁冲洗,能保留图案,不会被水冲洗......”

老刘继续介绍:“接下来的是磨碢,是第一次粗磨工程。”

时光悄然流逝,老刘陪着两位大人参观完了整个造玉的过程,三人都不禁为这巧夺天工的技艺而惊叹。

老刘的脸上满是骄傲:“我们刘家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玉。”

“像佩玉、礼玉、弄玉之类的,我们都有涉猎。去年送给西域的玉,就有好几件出自我们刘家之手。”

胡赤毫不掩饰地称赞道:“哇!真不愧是刘家啊!”

老刘笑着摆摆手,谦虚地说:“哎呀,两位大人过奖了,只是最近造的玉总是有些杂质,美中不足啊。”

这时,林成打断了老刘的话,说道:“我们是来找刘大公子的。现在,可以带我们去刘大公子处?”

老刘打哈哈道“大人莫急!还有一处呢。”

林成和胡赤跟随着老刘,穿过曲折的小径,走过雕花的回廊。

一路上,看见无数珍品,胡赤忍不住开口:“刘管家,听闻贵府瓷器闻名遐迩,今日有幸得见,实乃我等之幸。”

老刘笑着回应:“大人过奖了,稍后定让您二位大开眼界。”

说话间,他们来到了一处工坊。

只见工匠们正忙碌地劳作着,老刘抬手指向那些原料,自豪地说道。

“这些原料皆采自山上,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采矿之时,工匠们先以薪柴堆于矿石之上,明火焚烧一阵,再以水浇灭,矿石便会出现裂缝,便于挖掘。”

林成不禁感叹:“真是巧夺天工之法!”

挖掘出的大块瓷石被砸成小块,经过反复的淘洗、制浆,工匠们精心筛选,方才得到纯净的瓷泥。

瓷泥沉淀后,放掉余水,化为稠化浓缩的瓷泥浆。

老刘领着他们继续前行,经过短暂的走廊,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工匠们将胎泥置于工作台中心,旋转工作台,双手巧妙地修整器型,初步的瓷器形状渐渐显现。

而另一边,工匠们则对拉坯成型的胎坯精心修整,使其表面平整光滑,如镜面般无瑕。

他们又穿过一道圆门,走过白花花石头铺成的小道,进入一间屋子。

屋内摆满了瓷器,工人们正专心致志地为瓷施釉。

老刘介绍道:“这制作釉料需釉灰,再加入适量的瓷泥砖和水,配制成不同比例的釉汁,而后均匀涂抹在瓷器表面。”

紧接着,老刘带着两人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进入一间热气腾腾的屋子。

“哎呀,好热!”胡赤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大人莫怪,此乃烧窑之所,温度自是颇高。”老刘的额头也布满了汗珠。

林成和胡赤的目光聚焦在工人身上,只见他们将施釉的瓷器装入匣钵中,小心翼翼地放入窑内。

在高温的炙烤下,瓷器逐渐成形,釉色也得以固定。

在那幽深的宅院里,阳光似乎也变得稀薄起来。

老刘引着林成和胡赤两位大人,穿过曲折的小径,来到了后方的一间屋子。

老刘满脸堆笑,语气透着讨好:“两位大人,莫急莫急,这是咱们最后的一处了。”

“此乃重中之重的釉彩与色彩之步,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经过釉上彩的瓷器,还需历经一次低温窑烧,方能让色彩与纹饰更加稳固持久。

胡赤的目光瞬间被一桌子的瓷器吸引,其中有一个洁白如雪的瓷器,宛如仙子下凡,美得不可方物。

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忍不住赞叹:“这个真是美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