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百龄此女,天子并非不知,相反还知之甚多,前有同昌长公主,今有侍中吕子牧,皆胜赞此女。天子心中明白,以此女才貌的确可堪与太子匹配,甚至可说是眼下太子妃上佳之选,但她偏偏姓公孙。
公孙弘已是百官首,若孙女再做了太子妃,眼中可还容得下他这个天子。
天子默默饮酒,忽倍感焦渴,伸手自盘中拈一枚葡萄吃,却在刹那恍惚中,想起一双纤纤玉手。往日宴上,每每多饮了酒水,淑妃总会适时喂上几粒葡萄,如今却身畔空空。他顿感凄清。
而太子见天子如此反应,心知不能急于一时,便起身举觞道:“群臣家中皆有贤女,乃因群臣之德。群臣之德,岂非正因天子之德?臣以此恭贺陛下。”
一番祝酒后,天子便命罢宴,却并未立时回精舍休息。想起昔日淑妃醉酒,常牵他袖子至园中摘花吸露,便带冯宝去院中款款漫行。一路秋意渐深,树色浅黄渐深绿,已显斑驳缭乱。不知不觉竟至一偏僻宫室,墙上攀着茂盛的葡萄藤,葡萄果实累累,如紫珠诱人,天子方解烦闷,走过去就近观赏。
墙内忽有人语,“娘子久坐看葡萄,何不摘下来食用?过几日坏在枝头就可惜了。”
熟悉的女声清婉低沉,“我并不爱吃葡萄,六郎与陛下爱吃,我爱看他们吃。”
天子静默片刻,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数日,天子起驾回长安,临行前召来贵妃,淡淡吹茶道:“朕年幼失慈,若非两位阿姊,几不知如何捱过丧母之痛。朕前番去探望六郎,他年纪尚小,梦中且哭,朕意将杨氏带回长安,不必迁至掖庭,就在六郎住处就近随意安置便是。”
贵妃称是,退出后方微微蹙眉。
然天子此番回京并不顺利,近来不时有雨,山道泥泞,车驾行驶缓慢,至一曲折处,御马失蹄,御辇陡然一倾,幸而千牛卫将军裴韬急忙下马上前护驾,竟生生用身体顶住了车身,一身呼号,满脸涨紫,方有卫士反应过来,下马赶来扶车。待终于行驶平缓后,天子惊魂甫定,召裴韬来见。竟见他手上鲜血淋漓,身上明光甲胸前镜上被车身装饰磨出无数清晰划痕,不由心生感动,回长安后对之多有奖赏。
裴韬回府后,得意对妻女提到此事,一家人俱感惊喜,宝林尤其喜不自禁,挽着阿耶手臂就问:“阿耶护驾有功,陛下岂非对您愈发青眼有加。”裴将军大笑,“这也是天助我也,我的娇娇儿就等着稳稳当上太子妃了吧。”
裴韬的欢喜不无道理,除了天子嘉奖,太子竟命东宫典内樊无花亲自在他入宫时,赠送了一副珍贵铠甲给他,裴韬受宠若惊,樊无花和颜道:“殿下一回宫,亲自入库中挑选,只怕配不上将军英武。”
裴韬越想越喜,心道莫非当日女儿在莲华寺中与太子一面之缘,已叫太子留心?又寻思自家女儿花容月貌,性子又大方讨喜,太子喜欢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一整日都飘飘然,只待回家与夫人女儿分享好事。
在甘露殿前护卫时,正见太子前来定省,见礼后便兴奋与太子致谢,太子极是有礼回他道:“将军与本宫何必如此生分?”
而天子在内隐约听到二人言语,心下已浓浓不快,待成昭进来后便问:“方才门前所谈何事?”
成昭稍一怔愣,回答说:“儿在谢裴将军护驾之功。”天子见他面露赧然,并不十分相信,待他走后便着人打听,方知送甲一事,淡哂道:“尚未成翁婿,便如此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