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出 > 第33章 莲华藏(11)

第33章 莲华藏(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樊无花拿袖子擦汗,已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见她出来了,低声朝车内递话,成昭拨了帘朝她伸手。

百龄羞答答攀了他手上车,半晌不肯抬头,只等着他开口夸她,果听得成昭问:“这是你写的?”却没有想象中的温柔,心下一惊,急忙看他,见他神色中并无欢喜,冷清清的,反倒似泛着愁。

心感不妙,便敛了笑,忐忑解释说:“皇后曾赐我阿娘一卷手书,我心中喜爱,便想学她的字,的确冒犯了。”

成昭长睫垂出抹阴影,看不清他眼底情绪,静默片刻,才勉强扯出丝笑,“并未冒犯,我并非不高兴你,你写得很好。只是...”

只是什么,他没有说,显得犹豫,忽然道:“我想带你去一趟莲华寺。”

同一车内,百龄这回没生出半分旖旎,因他始终不语,无形中就显得疏离,仿佛自己屋子里摆了那方冰鉴,丝丝冒着冷气。一路静默到了莲华寺,成昭依旧温柔搀她手下车,她才稍微宽下心来。

莲华寺仿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而造,兰陂莲沼,流香吐馥,极林泉形胜;浮屠入云,彩壁生辉,穷伽蓝之美;雕梁画栋,点金描翠,尽皇家富贵。百龄目不暇接,不知不觉已随成昭来至宝殿。

殿前广植稀有白牡丹,不知如何照料,竟在眼下时节开得十分繁茂。殿中灯烛璀璨,满目堂皇,如来金身高坐莲台,面前的长案上供着一套钿钗礼衣,华丽精致,珠光闪耀,望之令人目眩。

成昭站在案前,垂眸看着衣裳。云水蓝的广袖低垂,背影极是凄清。百龄不言不语,半晌才听他黯然道:“我阿娘,如今正蒙不白之冤。”

他从袖中取出掖庭令徐衷蜡书,转身递给百龄,百龄疑惑展开来看,不觉悚然,“怎会如此?”

成昭自看过蜡书密信,才明白过来父亲突如其来的冷漠,这几日昼夜不安,一想到阿娘受此屈辱,便觉心如刀绞。暗暗命人查探此事,却一无所获。知情者如薛夫人已入棺下葬,而可能知情诸人,也都被纷纷赐死。天子严守消息,不欲“丑闻”外泄,将萧贵妃与徐衷皆随行带往九成宫,尚不知是否有机会重回长安。

成昭茫无头绪,恰此时百龄送来模仿母亲笔迹的《金刚经》,才一展开,不觉潸然泪下,委屈苦涩之意霎时倾泻,反应过来,已停车在她后宅门外。

“我近日查探无果,当日陛下亲审薛夫人,无人知晓,她究竟说了什么。阿娘早已不在,那红叶僧也下落不明,我眼下竟不知如何是好...”

百龄既痛心皇后遭遇,又惊骇薛夫人之死,更怜惜他此刻心境,一颗心霎时揪紧,飞快转动着脑子,道:“我觉得那告密的两名典衣可疑。皇后崩逝十年,若是皇后之物,那丝帕想必也已在宫中存放十年。她们既然看管故衣,怎会现在才发现?若是早已知情,又为何多年不肯吐露,到眼下才送到御前?”

成昭点头,“我也怀疑她们。但她二人俱已绞死,均无审问机会。我查了她们生平往来,并无异常迹象。若说她们诬陷阿娘,何必等此十年,况且阿娘在世,待人无不宽厚,又有谁会记恨于她?”

“若说受人指使,又受何人指使?宫人日常接触,无非是同样的宫人内侍,查其生前有来往者,皆能自证清白言辞有据。余下,只有贵妃与淑妃。贵妃主管宫务,日常诸事大多禀报于她,典衣即便觐见,也属正常,况且贵妃与我阿娘情深,若早知情,想来不会袖手旁观。至于淑妃...”

淑妃对这两名典衣,几有杀身之仇。三月间天子寝疾时,二典衣背后嚼舌冒犯了她,淑妃状告御前,险些将她二人杖杀掖庭狱,幸在贵妃再三劝说下,陛下才收回成命,赦了这二典衣死罪。如此,又岂会听命于淑妃?

百龄听得一筹莫展,所谓关心则乱,她一见成昭脸上悲戚,就脑中乱作一团,勉强定下心神道:“丝帕其实是个引子,并非不能作假。让陛下最终确定的,是薛夫人的证词,薛夫人究竟说了什么,才会陛下如此笃信呢?”

成昭如何不知,他已悄悄命人将薛夫人生前侍奉奴婢带入东宫亲自盘问,但她们一问三不知,除了惶恐就是迷茫。

而他记忆中的薛夫人,对阿娘一片忠心可昭日月,阿娘也对她信任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他想起薛夫人每回请旨入宫睹物思人时,看向满目忧伤关怀,仿佛透过他,看到了曾经的阿娘。

他实在想不出,薛夫人会有什么理由诋毁阿娘。

所以,或许...

他不敢细想。

他正要开口向百龄吐露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却见她美眸一亮,抓着他袖子就道:“宫中与薛宅都无线索,那么西山寺呢?红叶僧当年不就是在西山寺吗?”

成昭心下一软,终于露出微笑,“嗯,我也正有此意。”他看一眼抓着自己袖子的纤纤玉手,款款问她,“你能陪我去一趟西山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