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出 > 第32章 莲华藏(10)

第32章 莲华藏(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话听着暧昧,金城先是惶恐了一阵,忽又兴奋,无意中竟先天下人知晓了朝堂如此喜讯。旋即却又惶恐起来,毕竟自家阿翁正站在金口承认的“太子妃”跟前,想帮自个儿提亲。

他回味过来后,冷汗嗖一下上头,上前拉了自家阿翁就哄他出去,老阿翁一双眼睛在成昭和百龄之间来回好几遍,终于放弃了,颓丧着自言自语,“有人家了。”任由孙子扶着缓缓踱出了门。

那厢二人各自赧然,百龄端起茶碗掩饰羞涩,岂料成昭也是同样动作,相视一眼,便各自低头低头啜饮薄荷水。

幸而这时金城已回来纳头告罪,“小人阿翁年迈头昏,唐突了殿下和贵人!”

成昭搁下碗,道一声“无妨”,百龄则目之微笑说:“老阿翁虽则年迈,却心思清明,挂念为你寻一个娘子呢。”

金城眼眶一润,“是,小人阿耶死得早,是阿翁阿娘将我养大,自打阿娘过世,阿翁就担心自己哪天不在,就剩我一个人,孤零零举目无亲。”

成昭听了这话,神色默默一黯,又坐了片刻,见金城果真伤无大碍,便许他回率府复职。

返程途中,百龄见他闷头不语,小心询问:“殿下可是想念阿娘?”

她眼神关切,话音轻柔,成昭顿感情绪如潮,几乎压抑不住。

他落地即是皇太孙,从来众星捧月。先帝爱重皇孙,畋猎游宴、坐朝理政,无时不将他带在身侧,以期他耳濡目染,来日成为贤明之君。

先帝勤政,朝会动辄数个时辰,稚子懵懂,听不懂一群人口里说的什么,却自小养得储君风范,穿小绯袍,睁一双葡萄大眼,坐在先帝膝上,即便百无聊赖身心疲乏,也乖乖巧巧不哭不闹。

每日最欢喜的时刻,就是被阿耶抱回东宫,送还到阿娘怀中。

阿娘温柔问他:“我凤凰儿今日累不累?”他把小脸埋在阿娘馨香脖间,委屈道:“累,阿翁动也不动,说好多话,儿也不动。”他拍拍小肚子,“儿饿得咕咕叫,儿也不闹。”

阿娘就会拍他背哄他,喂他乳羹,教他画画,带他在花园中放天灯。

是夜他睡得朦胧间,见阿娘坐在床头,一针一线缝制算囊,翌日为他配在腰间,鼓囊囊装满小食果子,蹲下身对他道:“我儿饿时便用,阿翁若是怪罪...”她凑在成昭低语几句,神秘眨一眨眼睛。

是日朝会议事切紧,先帝面凝如水。因早先欲伐高丽,以剑南之地富庶,遂令蜀人造舰,然造船之役劳剧,而州县督迫严急,民卖田宅鬻子女犹不能供,谷价暴涨,遂令剑外民怨沸腾。注①

正此时,皇太孙却打开算囊,取一枚栗糕,吃得津津有味。

当今天子彼时在东宫,见儿子如此,低声训斥:“成昭,大朝议事,你在做甚!”

成昭琅琅答曰:“儿在敬天!”

先帝听他言语,心感惊奇,遂低头问他:“何谓敬天?”

成昭举算囊示先帝看,上绣“食为天”三字,答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陛下乃天子,当以民为先,儿故以此物为天。”注②

他小手将一枚栗糕送到先帝嘴边,先帝心有所感,哈哈大笑,吃下栗糕,对群臣道:“朕尝谓‘君如舟也,民如水也’,此番竟自毁前言,故有此萧墙之祸,乃朕之过。”遂敕造船之资皆从官给。

自阿娘不在,再没有人细致为他想过,他是皇太孙,是皇太子是大虞储君。仿佛生来就在神龛上,沉稳庄重,不食烟火,不该有属于自己的丝毫烦恼。

无人关切他冕服庄重立于高处时,偶尔闪过心头的疲惫落寞。他想念阿娘,每次祭祀时的泪盈于睫,也不过换一句史书上的“皇太子忠孝贤德”。这种落寞在父子生隙后愈发明显,清夜低徊时,常有孑然一身感。

成昭道:“是,我想念阿娘,一想到阿娘不在,便觉此身茫茫。”

百龄感同身受,沉默片刻,突然从腰间囊中取出那枚檀木印,呵一口气,抓着成昭的手,在他掌心印上“月出”二字,问道:“殿下看到这两个字,还会觉得此身茫茫吗?”

成昭见她双颊泛粉,眼中有光,忽而心头生热,默默收拢手心,“不会。”

玄真观中,樊无花垂头丧气,一副心如死灰貌,那边三人却是有说有笑,行舟摘一粒葡萄给他,“樊典内,给你吃葡萄。”

樊无花十分鄙夷,“你当我傻,才结的葡萄粒,岂不酸死个人。”

行舟诚恳道:“正因如此,嘴里酸了,心就不酸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