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出 > 第18章 芍药杀(17)

第18章 芍药杀(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凑近将谋划低声道来,又劝张鹤卿将那农户江氏一家逐出长安,以免节外生枝等。顾虑周详,听得张鹤卿惊喜非常豁然开朗。待议事毕,遂拍掌命传歌舞,须臾便有美人络绎进来,一时舞袖歌云,风光顿转旖旎。

张鹤卿家中多蓄美姬,无不容色动人。且他喜看美人垂泪,伴席乐伎都画着堕泪妆,愁眉连娟,薄施脂粉于眼下,状若啼痕,与别处所见更带怨怯凄美风神。

辛无畏目不转睛,程迩却熟视无睹。

其中一琵琶伎见其君子之风,又生得伟岸俊朗,便频频对之垂青。张鹤卿察觉后,有意拉拢程迩,便将此女唤到面前,令其为程迩斟酒,笑问:“我听说行远尚是孑然一身。你有大才,何必如此自苦?”指着那琵琶伎道,“此女色艺,乃我府中佼佼者,便赠予行远如何?”

程迩急忙抬袖推辞说:“下官身家清贫,一事无成,如何能消受美人恩?”

张鹤卿劝说再三,程迩固辞不已,不由心感疑惑,“莫非行远早有心仪之人,看不上我府上这蒲柳之姿?”

程迩微一失神,旋即笑笑,“是有一心仪女子...来日若能助相公成就大事,还望相公能为我做媒主婚。”张鹤卿遂问何家闺秀,见他始终不肯吐露,便也不再追问,继续饮酒作乐,那琵琶伎闻此,也悻悻熄了心思。

恰此日邓璞自终南山归来,来不及歇息,便请百龄一见,将数日间探访详情告知于她。

原来褚氏自从被逐出宫,便隐居终南山钻研疗风之法,不少病人闻讯前来求治,褚氏遂收容了许多病重者在家。

去年三月中,褚氏一家忽有迁居打算,因有病人寄居而暂未成行。结果数日后的深夜,家中起火,连带病人总计十余口都丧身火海。万年县调查得知,那场大火是因灶火未熄而引发,又因褚宅远离人境,并未得到及时救援,山风呼呼,很快蔓延成海,于是无人幸存。

邓璞面色沉凝道:“褚氏夫妇年迈,病人有疾,来不及逃脱尚在情理,但他尚有两名年轻弟子与一个女儿,竟也没有逃脱,这就有些奇怪了。尤其令我在意的,便是这个褚氏之女。”

百龄也奇怪道:“据说褚氏夫妇并无子嗣,怎么忽地多出个女儿?”

邓璞点头,“我也这般疑惑,夫妇二人行医多年,褚公专研风疾,夫人则是精于女科。曾有人因他们膝下荒凉而质疑医术,但二人却还是靠着治好了一个又一个患者,声名远播,如今却多出个前所未闻的女儿。且此女十分古怪,据说患有面疾,见过之人都说她终日面覆黑纱,不知真容,而此女深居简出,却曾被人撞见,尝于明月夜独自前往山中...”

百龄拢眉,“先生您这越说越吓人了,怎么这娘子跟鬼神似的...”

邓璞听了笑道:“那且不说她,那卖蛇胆的老翁,我也打听清楚了。”

那老翁本是终南山采药人,但与别的采药人不同的是,他家祖传捕蛇。自褚行素隐居终南山后,时常购买他的蛇胆,因此褚氏一家丧身后,他失了买家,便又重新来长安贩卖,正巧遇见百里敬收了他的蛇胆。

然而自那日之后,他就失了踪迹,家人们寻找许久,才在长安至终南山途中一处山间,找到了他的尸首。乃中蛇毒而亡,大约是捕蛇时罹难,他家人并未因此报官,只因世代以此为业,祖祖辈辈死于蛇毒者不计其数,早已见惯不惊。

百龄惊叹道:“先生这一趟收获颇丰。据目前线索,褚行素一家死于去年三月中旬,月末老翁至长安卖蛇胆,回家途中死于蛇毒。而当日深夜百里敬也死于药园...这一连串的死亡,令人不免猜测个中联系。那褚氏一家的尸首可都确认了?”

邓璞摇头,“褚氏家中有寄居患者,患者又带有家眷,褚氏夫妇的尸身虽已基本确认,尚有几具尸首至今无人认领。其中有男有女,大约是远来求医者,无人知晓身份姓名。万年县已向诸州府发过牒文,目前尚无丝毫消息。”

百龄闻言默思片刻,问:“先生下一步计划如何?”

邓璞道:“我想见一个人。”

百龄略忖,“太医丞明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