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春晓 > 第20章 时穷(十九)

第20章 时穷(十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晓道:“案子还在办,屋主也尚未寻见,待案情明朗,写好卷宗,一定呈给殿下过目。”

朱贞明将她看了看,笑道:“我可等着你们尽快破案了。”

苏晓在马上一俯身:“臣遵命。”

一入广宁门,十数个便衣侍卫迎了上来,目送朱贞明行远,苏晓打马去刑部,快到值房,门首廊下围了好些人,都是部中各司主事。

蔡主事一眼瞧见她:“苏子熙!”

廊下立着的人齐刷刷看了过来,苏晓步子一顿:“出什么事了?”

蔡主事笑道:“苏主事,你早上告了假?”

苏晓道:“故友离京,我送一送他。”

蔡主事又笑道:“苏主事,听说昨日顾尚书从景王府揪出一个女贼,边上还跟了个青袍官员,就是苏主事罢?”

京城里头,什么消息都像插了翅膀,苏晓扯出个笑:“蔡主事,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另一主事小声接了话:“苏主事,你还不晓得罢,听说那女子并非女贼。”

苏晓当然晓得,的确不是女贼,正要开口,那主事续道:“而是湖广司正在办的纵火案苦主,名盛观夏的。”

苏晓讶道:“这是哪里听来的?”

唐贞高喊自己是盛观夏时,分明只有王府的宦官在,他们根本没道理还要将这一截传出来。

蔡主事抢过话,也压着嗓子:“还要哪里听来,一早大明门前,揭帖都贴成雪片了,说那盛观夏倾国倾城,景王一见倾心,无奈她不从,一怒之下,将人家屋子烧了,又将人抢进府。”

苏晓快听呆了,忙肃容道:“这是无稽之谈,纵火抢人,放在小民身上便是弃市之罪,亲王纵在八议之内,也绝不能轻易逃开,诸位还请慎言,慎言。”

蔡主事意味深长地一笑:“顾尚书已亲自去大牢提审那女子了,是真是假,不多时自能清楚。”

一语未了,何主事淡淡笑道:“蔡贤弟,你这便不清楚了,岂不闻俗言,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如何容易清楚?”

“何兄,”又一主事幽幽接过话,“何兄此言差矣,顾尚书平日立身行事岂不清正?自会真作真,假作假了。”

苏晓笑得云淡风轻:“这是自然的。”请走廊下阴阳怪气一干人,走进值房,向着窗子坐下。

揭帖是突如其来的,何人所为?目的何为?是简单地想给景王身上泼脏水,还是另有图谋?

这都不清楚,唯一明白的,还是与纵火案有关。

纵火案,她默念了一遍,其实早该称作白册案了,之所以是纵火案,只是因为一切始于一场火事。

为何要纵火?

她其实想过,无论是何人,要阻止盛观夏,或是杀了她,或是带走她,都不必纵火,徒然引起官府注意,日前她所想到的解释是白册,那些人怕盛观夏将白册藏在屋中,才要放火烧个干净。

若是有别的原因呢?会是什么原因?

苏晓抬起头,窗纸白茫茫一片。

午后,顾允写好卷宗,送去了大理寺,同她昨日对唐贞说得一样,女贼一说,原系误会,然苏晓知道,揭帖一出,这件事要想轻轻翻过,便难了,估摸着顾允已忙完,匆匆赶去值房,却仍不见人。

书吏在耳房内,苏晓道:“大人这是去哪了?”

书吏早看熟了她,据实开口道:“苏主事,大人进宫去了,给世子殿下讲书。”

苏晓只好折返,才到门口,陈昭赶来招了招手:“苏大人,衙门外来了个人,说有纵火案的线索,来找苏大人。”

苏晓诧道:“那人是径直来找我的?”纵火案名义上还是湖广清吏司在办,怎会来找她?

陈昭道:“那人本来被带去见裘郎中的,裘郎中让他到苏大人这里来。”

苏晓明白了,纵火案如今人人已知牵涉景王,刑部众人,也已清楚案子实是顾允亲办,顾允不在,烫手山芋自抛到了她这里。

去值事厅见那人,三旬上下一个男子,对她弯了弯腰,开门见山:“大人,小的见着你们榜文上要找的那女子了。”

“盛观夏,你看见她了?”苏晓道。

真正听到盛观夏踪迹,一刹间心底却极平静,因为太过诡异的巧合。

男子点头道:“就是她,小的今儿从东便门进城,在大通桥码头上看见她了。”

苏晓又将男子上下一看,笑道:“你是做什么营生的?”

男子笑道:“小的就是大通桥上挑担子的。”

苏晓点了点头:“你确信不曾看错?”

男子道:“样子是榜文上画的那个样子,小的那时干着活呢,也没多看,她只在外头站了会,就进了船舱。”说着笑容可掬:“大人,小的把那一担挑完,怕她走了,马上就跑来告诉大人了,那榜文上写的五两赏银,什么时候给小人呢?”

苏晓笑道:“你在这等一等,我点了两个衙差来,你给我们指个路,若是她,便给你银子。”

一踏出值事厅,苏晓道:“陈昭,找两个差役,将里头那人扣住。”

陈昭并不讶异:“大人,是因为他的肩头么?”

苏晓朝陈昭看去,他腼腆地一笑:“那人说自己干完活便来了,身上衣裳,应当便是干活时穿的,虽旧,各处却旧得一样,可是挑夫,两肩上该磨得厉害些的。”

苏晓点头道:“是这个缘故,将他扣住。”忖了忖,又道:“先交到杜郎中那里。”

短短几个时辰,事情进展委实出乎她的意料,千头万绪,她必要即刻去见顾允了。

苏晓抬了头,一天云苍茫,周遭风愈刮愈紧,不过晴了数日,又是大雪将至。

展眼已见午门,广场上空空荡荡,却摆好了刑台,午门前的刑台,是要廷杖,苏晓怔了怔,廷杖是可观刑的,可这一方天地眼下只她一人,显是事先未露一点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