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整整的二十四小时
崭新的尚未开封
我会想到你
这是必定的
——叶青《明日》
月考成绩出得很快,班主任打印出来张贴在后面墙上,许多人下课后都来后面扎堆看成绩。
江斯年把椅子往旁边挪,方便同学。
有人看完后鼓起勇气对江斯年说,“恭喜你,这次月考第一。”
“谢谢。”
江斯年没想到有人主动跟他搭话,道谢过后继续看手里的科技读物。
“装什么装,不就是去京北读过书。”
有人看不惯江斯年态度,也没压住声音,周围人都听见了,讨论声瞬间消失,安静下来。
江斯年抬头眼神直接对上说这句话的同学。
人就在座位上没起身,一边手肘支在课桌上,眼神中带着犀利。
明明是一个高中生,浑身却散发着属于上位者的气质,无形中给人压迫感。
“我有说错吗?”
那人又小声嘟喃了一句。
“我好像没有招惹过你,去哪上学是我的自由。”
江斯年语气有点冷,说完后也没管那人什么表情,继续翻看手里读物。
那人也在其他同学劝说下离开后排,回到自己座位。
坐在江斯年前面的人突然转过身,对着他说:“那个,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
“我是汪书平,咱们是小学同学,有一个学期你坐我后面。”
江斯年脑海里回想了片刻,没有印象,但却礼貌点头不让人尴尬。
汪书平见人兴致缺缺,正好上课铃响了,他把身子转回去。
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走进来,讲课前简单叙述了下这次月考情况。
“这里重点提一下江斯年,全年级第一,总分比第二高出三十四分,同学们不要害羞多去请教下人家的学习经验。”
班主任说完下意识扶眼镜。
“人家高冷,我们是不害羞,就怕人家不愿意教。”
刚才被拉走的同学并没有咽下这口气,下意识接嘴说道。
声音不小,全班同学都听见了,甚至有人转头看江斯年反应。
奈何人家面无表情,跟没听见似的,仿佛刚说的不是他,教室里氛围有一刻寂静。
“好了,把月考试卷拿出来。”
班主任及时出声,下课后把江斯年叫到办公室,询问最近是否跟班上同学发生矛盾。
“没有。”
江斯年否定,表情特别淡定。
班主任不好说什么,让人在学习之余多跟同学交流相处,江斯年敷衍点头离开办公室。
说实话,他对社交并不上心,脑海里回想一遍,并没有跟这个人产生过交集。
更别说有过矛盾,摇摇脑袋让自己不再去想。
班主任根据月考成绩重新编排座位,江斯年第一个进教室选座,仍旧是最后一排老位置不变动。
沈温妍这次成绩中等,在班里排中间位置。
在老师念到她名字时,她鼓起勇气径直走到江斯年身边空位旁。
小声询问,“请问,这个位置,我可以做吗?”
江斯年寻声望过去,没成想还有人想往最后一排钻。
“你成绩好,我想向你学习来着。”
沈温妍见人半天不说话,连忙解释,说完后又想给自己一巴掌,这说的还不如不解释。
“不好意思,我觉着你坐前面听课比较合适,有不懂的课间来找我,我没那么难相处。”
江斯年见面前人小小一个,坐最后一排会被前面阻挡视线。
而且好像她很紧张,两只手垂在身前交织在一起揉搓,以为是自己一脸严肃吓到了同学,才有了后一句补充。
沈温妍被拒绝后随便找一个空位坐进去,不耽误其他同学选座。
江斯年仍就是一人坐在最后一排,前面还是汪书平,课间时不时转过来跟自己搭两句话,两人要比之前熟了不少。
下午体育课,烈日顶在头上。
老师也不想多留安排跑几圈步后解散自由活动,江斯年想着现在人少去一趟小卖部,汪书平跟着一起。
“想吃什么,我请。”
江斯年拍了拍汪书平,让人随意挑,自己则走到里面货架上拿着零食。
汪书平没好意思,只拿了瓶苏打水,结账时看见江斯年怀里抱着一大堆,略感惊讶。
“你买这么多?”
“你就要一瓶苏打水?”
两人同时出声,又同时回答“嗯。”
走出小卖部江斯年看一眼手表,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他让汪书平先回教室。
没走两步,背上传来一阵痛感,手中食品袋没握住径直落在地上。
汪书平听到动静,连忙转身过去查看。
江斯年把不远处篮球轻拍一下,球弹跳几下回到他手心。
汪书平先把地上的食品袋捡起,江斯年淡定转身看向操场。
是那个之前与自己发生过摩擦的同学,此人丝毫没有道歉之意,还笑着双手叉腰对着他喊,“喂,把球扔过来。”
“是吗?偏不。”
江斯年直接把球扔向了相反方向,篮球滚得更远了。
“江斯年,你什么意思?”
“应该是我问,你什么意思?我与你没有过摩擦吧。”
周围都是没有散去的同学,但没有人上来打圆场。
包括同班同学,更多是抱着看热闹心态。
除了汪书平,他上前一步对着曹俊说道:“差不多行了,谁不知道你是嫉妒人家这次考试超过了你,第一被挤了下来,心理不平衡罢了。”
“你,谁说的,这简直是造谣。”
曹俊红着脸扯着嗓子喊,手指向汪书平。
“有病就去治。”
江斯年低头正准备接过那一大袋零食,一个拳头落在左侧脸,周围响起一阵‘唏嘘’。
“你TM骂谁有病。”
曹俊打了一拳不解气,对准江斯年肚子想再打一拳,却对方快速识破躲过。
江斯年小时候被江母送去训练过逃生与防身技巧,没成想今天派上用场。
他以牙还牙同样给了曹俊一拳,并巧劲把人锁住,不得动弹。
“记住,我从来不给别人第二次用相同方式击倒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