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白炽灯发挥着光亮,江父坐在檀木椅上。
许是在商场待久了,全脸绷着表情严肃,如果进来个小朋友看见他这样子,保准被吓哭。
江斯年却内心毫无波澜,有过第一次经验后他明白直接反抗的意义不大,倒不如把话摊开来说。
“爸,给我三年时间。”
“为了那个女孩?你要知道你们不是一路人。”
林苒这个名字江父多次从江母口中得知,上次来旅游他刚好出差错开,没有见到。
“你现在还小,有点小心思很正常。”
“就给我三年,三年后你说去哪我便去哪。”
这一次,江斯年眼里有股坚毅。
“你知道,我不是非要听你的,我外公在英国。”
言外之意,我除了接受你所有的安排,还有外公可以帮助我破除困境。
这些年每逢假期,外公就把江斯年接过去尽心培养,江父是知道的,可两家发展终归不同。
当年,江父跟江母结婚时,曾想让两家企业合并,各自持有等额股份,奈何外公不同意,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江斯年又是独子,这以后继承那边家产可还算不准,江父出于私心,自然是想儿子站在自己这边。
江父沉思片刻,“就三年,说话算话。”
“我还有一个要求,这三年回平城上学。”
“你简直要气死我。”
江父甩下手腕,拉开门走了。
江斯年耸肩脸上一副事不关己表情,同样拉开门离开书房。
林苒得知这个消息时,兴奋在床上打滚,差点掉地上。
“苒苒,以后想不想跟我一起上下学?”
“咱俩学校又不在一起。”
“考一中。”
江斯年只说了这句话,林苒便懂得了,一中是平城重点中学,初高中部是在一个校区。
江斯年要转学回来肯定是在‘一中’上。
电话有片刻沉默,结尾处却还是听见了女孩细声回答:“好。”
两人像是做了某种约定,还有半年升初中,林苒收起贪玩心思,主动让林母请家教,卯足了劲。
凭她现在成绩考一中很难,林苒查看历年一中录取分数。
用A4纸写下目标分数与现有分数,每考一次就在下面写上分数,直观对比。
夜幕降临,林苒仍然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做题做累时,她停下笔。
‘年糕’趴在脚边,恍惚间反问自己,能考上吗?答案不得而知,现在唯有埋头努力。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看到希望。
林母惊讶于女儿的巨大转变,小心翼翼问林苒在学校是不是受欺负了。
“妈妈,我只想试试能不能考上一中。”
“嗯,不管能不能都是我的好女儿。”
见没有在学校受委屈,林母便也放心,给予林苒一些鼓励。
林母本以为自家女儿三分钟热度,这件事却坚持了小半年,直到考试那天。
同样,江斯年在京北也没懈怠,比林苒更拼,除了完成学业,更是放弃娱乐时间看管理,金融方面的书籍。
他要尽快成长,才能获得说‘不’的权利。
刚考完试江斯年便回了平城,两人对约定闭口不言,傍晚牵着‘年糕’在小区里散步。
“江阿姨不回来吗?”
“嗯,她去英国陪外婆了。”
“哥哥,你是不是又长高了?”
“没量。”
林苒撇撇嘴,她觉得江斯年肯定长高不少,以前说话还能平视,现在她都要微仰着头。
两人牵着‘年糕’遛了一圈又一圈,林苒叽叽喳喳诉说着趣事。
好像回到了初见时,你说我听,你闹我笑,唯独多了一条狗。
等了两周左右,林苒考试成绩出来,江斯年得知后陪着人去学校。
吃过早餐,林苒手里拿着一瓶牛奶走出来,惊喜于眼前所看到的。
江斯年白皙的手扶着辆自行车在门口等着,阳光照下来洒在乌黑头发上,镀上一层金光,并不刺眼。
身着一件纯白T恤,微风吹过衣角略有摆动,下身搭配黑色运动短裤,脚踩一双板鞋。
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林苒好像看见了他满身少年气息以及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
“哥哥,你今天好帅啊。”
林苒毫不吝啬自己夸奖,顺手把牛奶递给他。
“是不是又跟林姨看八点档了。”
言外之意,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一大早说话不正常。
“才不是。”
林苒立马反驳,接着蹦跳一下,坐上后车座。
江斯年第一次载人,骑的并不快,载着林苒穿过一条条街道,穿梭在人群中。
林苒小手拉住江斯年的衣摆,脚在后面微荡,偏着头问。
“你什么时候学会骑车了?”
“小时候。”
很快到达目的地,江斯年把车锁好,顺便拿上车筐里的牛奶,直接插吸管喝起来。
学校把成绩粘贴在公告栏处,按照成绩高低排序,旁边附有考上的中学名字。
看着前面挤成一团的人,林苒突然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
“我有点紧张,你帮我去看吧。”
“行。”
江斯年正打算往前走时,又被叫住。
“等等,如果是好结果你就让我自己去看,如果不是,就直接告诉我考到哪了。”
林苒双手绞在一起,表现出心中不安。
“行。”
江斯年一脸淡定,甚至猛吸几口把手中牛奶喝完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