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丞相虽然已是中年,气质卓然,站在人群里也引人侧目。莲玉鹤更不用说,湖蓝色的官服衬得他丰神俊朗,莲玉荇几乎移不开眼。
“父亲,阿兄。”
莲玉荇走上前,笑意盈盈道:“二位大人,只是中秋宴,何须打扮得如此夺目。”
莲丞相笑得见眉不见眼,相比之下莲玉鹤倒是淡然,“不能丢了妹妹的脸。”
三人闲谈几句,便上了进宫的马车,一路上遇到不少官场同僚,又寒暄几句,到太和殿之时已是傍晚。
宴席尚未开始,宫女和太监们忙着布置,金丝楠木的案几上摆满了精致的琉璃盏。
莲丞相他们刚落座,丝竹管乐之声起,舞女们衣袂飘飘,姿态轻盈,为宴会增添了趣味和雅致。
莲玉荇和莲玉鹤相对而坐,莲玉荇举起酒杯虚虚一敬,莲玉鹤噙着笑,顺着她回敬了一杯。
不少人都看了过来,莲玉荇目不斜视,饮尽酒杯里的酒水,放下了酒杯。
小半个时辰后,众人不约而同停住动作,望向上首,行礼叩拜,原来是昭文帝姗姗来迟,方才坐到了龙椅之上,身边坐着的是冠宠后宫的温贵妃。
莲玉荇远远看着昭文帝,觉得与避暑行宫相比,昭文帝似乎衰老了不少,眼角处多了不少细纹。
莲玉荇也是这时候才发现,龙椅下首两边,靠得最近的是贺砚随和贺沅安。
看起来关系缓和了不少。
关于私盐案,听说贺砚随和贺沅安各自提交了相关证据,昭文帝也没问贺沅安为什么会出现在平城,给两人都论功行赏。
所以这次两个人才被安排在皇帝身边落座。
“只是家宴,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夜不醉不归!”昭文帝声音依旧威严。
“多谢陛下。”众人齐声说道。
昭文帝就坐在上首,时不时饮酒。
过了一会儿,昭文帝突然开口:“此次中秋宴来的青年才俊不少,可有需要朕指婚的?”
昭文帝视线逡巡,锁定了贺砚随和贺沅安所在的位置,似乎有了想法。
还未等昭文帝说话,长安侯府的小侯爷迈步走出了座位,速度极快,连常安侯府也没拦住他。
“常安侯府席凝参见陛下,恳请陛下为小子和丛云姑娘指婚!”
席凝重重磕了个头,看上去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位丛云姑娘在哪儿呢?出来给朕瞧瞧。”昭文帝说。
众人纷纷寻找着丛云姑娘,只有莲玉荇一动不动,下意识捏紧了手上的杯子。
片刻后,一身月白色衣裳的丛云走出宴席,跪在席凝身边,叩头行礼。
昭文帝满意地点点头,“也算是郎才女貌,既然如此,朕便为你们赐婚,钦天监替他们挑个良辰吉日,早日完婚吧。”
席凝和丛云叩头谢恩,退了下去。
经过这一番小插曲,宴席上的气氛活络了不少,文武百官举杯畅饮,好不痛快!
**
与欢快的情绪截然相反,莲玉荇心里烦闷,酒水一杯接一杯,不一会儿便悄然离席了。
莲玉荇顺着青石路踱步而行,不知不觉想了很多。
以常安侯夫人的性子,想必本就对丛云不满意,现下小侯爷不顾父母之命,请求昭文帝赐婚,更会惹得常安侯夫人不满。
还有,她和贺砚随的关系总是处在一种很奇怪的境地,连她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莲玉荇心烦意乱,随意踢飞了脚边的石头,石头咕噜噜翻滚,不知道撞上了谁的鞋子,停住了。
莲玉荇抬眼看,喝多了酒,眼睛视物很模糊,她使劲眨眼,面前的人影渐渐清晰。
她觉得自己的头在发昏,口无遮拦,就这么叫出了贺砚随的名字。
“贺砚随,你站在这里做什么,陛下一眼就能看出你离席了。”
贺砚随就这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想跟你说一件事……很重要的事。”
“我头很晕很疼,而且我现在不想听你说话。”莲玉荇觉得自己很莫名其妙。
贺砚随还是一动不动。
莲玉荇觉得贺砚随挡了她的路,但是贺砚随不动,只能她自己绕过去。
正当她脚步虚浮,绕开贺砚随往前走的时候,贺砚随突然开口说了几句话,将莲玉荇定在原地,动弹不得。
“你重生了对不对?”贺砚随的语气十分笃定,仿佛早已经知晓。
“从赏花宴开始我就有所怀疑,再到平城的私盐案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
“我知道你的秘密,你有前世的记忆。”
“所以,上一世到底发生了什么?莲玉荇,你能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