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不如墨诸纸 > 第16章 桃李竞随春脚去

第16章 桃李竞随春脚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冷节至,春深绿浓,最是一年出游的好时节。

梓州城郊,年轻的女子们携手走出深闺,踏进漫山芳华,姹紫嫣红,满目娇俏。

素衣女郎蹇驴缓跨,独行于珠翠烟霞间,玉环双佩,如清泉击石,回荡在山野中。

惠风吹乱了帷帽,展露一角清姝,更胜艳丽春朝。

金缕红衣少年郎信马由缰,步入其间,打破了静谧,又添万千绮丽。

“数日不见,梅四娘又清减了许多。”

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话音方落,一抹明媚已入眼帘。

“不曾清减,是七郎看错了。”梅如霰目不斜视,仍望向缥缈的远方云雾,神色淡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似沉思,又似只是发呆,打发无趣的时光。

“是吗?”叶青塘懒懒地歪在马背上,与梅如霰并驾而行,他手执蒲扇,间或扬起一袖晓风,“新近得了几首词作,我猜梅老板会感兴趣。”

袅袅香风浸染了春色,令人失魂。

梅如霰的帷帽频频被风扬起又飘落,恼人得紧,她干脆掀了起来,顿觉爽利:“什么词作?”

叶青塘眉头轻挑:“今日春色遍天涯,只可谈风月,不可论生意,梅老板若真有兴趣,改日请过府一叙。”

梅如霰冷哼一声,撇过头去:“叶先生倒是会吊人胃口。”

叶青塘侧目浅笑道:“梅四娘的性子愈发急躁了,也该试着慢些行路,才能细赏沿途光景。”

“既然如此,叶先生还请自便。”梅如霰落后半骑,示意对方先行。

叶青塘虽骑瘦马,但比之蹇驴,脚程应快上许多。

今日不知何故,胯|下这匹瘦马堪堪与蹇驴同步。

她缓,他更缓。

梅如霰不再言语,叶青塘也难得沉默。

周遭只余踏草声与虫鸟鸣啼。

春光,便被无限拉长。随之拉长的,还有一双人影。

暖风微醺,不饮自醉。

就这样,恍若不觉,已至终点。

双脚落地时,竟有些恍惚,只怨时光太过匆匆,来不及细品,早已逝去。

梅如霰将蹇驴系在路旁,徒步上了山。叶青塘随之翻身下马,并不系缰绳,任其游荡。他握着蒲扇,看似游山,却一直跟在梅如霰的身后,同她一道走进林深之处,驻足在一座墓碑之前。

墓碑周围颇为洁净,并无荒草,唯有一簇清丽的白桐花,点缀其间。

数年不变,毫无新意。

梅如霰笑着摇了摇头,抬眼看向石碑。

半人高的石碑上刻了一行隽逸的秦篆:梅氏三娘玉林之墓。

——是姑母的名讳。

梅如霰出生时,梅玉林已亡故。梅如霰虽与她素未谋面,却时常来此处拜祭。

这是父亲在世时,定下的“家规”。

今日是祭祖的日子,姑母因未葬在祖坟,此时此刻能来这里拜祭的便只有梅如霰。

——还有身后那个恼人的家伙。

“姑母,我来看你了。”叶青塘取了一壶清酒,两个空盏,盘腿坐在墓前的空地上,对着冰冷的墓碑,自斟自饮。

梅如霰任其自说自话,并不理会。

她上前一步,俯身用帕子仔细擦拭碑上的尘灰,擦拭堪堪过半,动作忽而滞住。

锦帕过处,竟洁净如新,纤尘不染。

梅如霰心生疑惑,余光扫去,清风携来一角素净,闯进漫山青翠中,与那簇白桐花相得益彰。

她没有贸然向前,反而退后两步:“既是故人,请同饮一杯清酒,聊祭亡灵。”

石碑之后,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声,继而消散在山野间,似从不曾响起过。

叶青塘见状,搁下酒杯,起身上前两步,不动神色地站在梅如霰身侧,身体微微前倾。

梅如霰见对方没了动静,顿了顿,屈膝俯首,施礼道:“扰了姑母与故人叙旧,是四娘的不是,还望姑母和故人莫要怪责。四娘今日先行告辞,改日再来看望姑母。”

说罢,梅如霰便携叶青塘转身,抬脚欲走。

“姑娘且慢。”

轻柔的声音被吹到耳畔,像极了三月和煦的春风。

梅如霰心底为之一颤。

她没见过姑母,自然也不曾听过她的声音。但想象中,她的声音应当是如此的。

叶青塘见梅如霰神色反常,扯了扯她的衣袖,低声唤道:“四娘。”

梅如霰自觉失态,随即敛容回眸,朝来人盈盈一笑:“不知故人如何称呼?”

眼前是一位年轻女子,荆钗布裙,面色苍白,眼底布满血丝,眸子却格外清亮,虽身处暗处,却能照亮周身的晦暗:“奴家姓安,行十,人称安十娘。”

梅如霰从未听家人提起过这个名字,况且此人看上去太过年轻,料想比她年长不了太多,不像与姑母同辈,她心底颇觉疑惑,问道:“安娘子与姑母是旧识?”

安十娘反问:“姑娘是三娘的侄女?郑家嫂嫂的幺女?”

梅如霰讶道:“你怎知我母亲的姓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