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本侯凭什么做牛马! > 第121章 侍御史

第121章 侍御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皇后进入金銮殿后,跟随前来的薛仪安便也候在殿外等待。

他此时尚还不知道事情情况,也只能尽量镇定,等待宋皇后转达更多的细节。

“吱呀——”

不知等待了多久,殿门终于又在薛仪安的面前打开。

他闻声立即抬眼看去,便见宋皇后脸色阴沉的缓步走了出来。

“母后…”

薛仪安话还没说出口,便被宋皇后抬手打断:“回凤仪宫!”

凤仪宫金銮殿两处走了一遭,待再次返回凤仪宫中,四下无人之时,薛仪安才又尝试询问起宋皇后。

“母后,殿下他究竟如何?”

这话一出口,原本还算镇静的宋皇后难得露出了些焦虑的摇了摇头:“溧阳郡的酒囊饭袋,竟将人就这么丢了。”

“丢了?怎么回事?”

待薛仪安从宋皇后口中听闻了李淮水在抚县落水失踪的前后始末,立时之间拧紧了眉头。

“就算是要救人,怎么能叫殿下亲自动手?萧良竟也没有阻拦?”

“萧家人就是再傻,也不敢冒这个险。”宋皇后摇了摇头,沉沉的视线转向薛仪安“阿瑶忘了,恒儿身边还有谁?”

薛仪安略一停顿,便立即反应:“是…二殿下?”

元崇与李淮水一同前往南地,宋皇后本就是不放心的。

梁淑妃与元崇虽然平日表现的与世无争,但若说她们母子二人对太子之位毫无觊觎,宋皇后也是根本不信的。

如今李淮水落水失踪,从结果来看对萧良以及萧家没有丝毫益处。反倒是从元崇的角度看,即除掉了“傻兄长”又不至于脏了他自己的手,简直是百利无一害。

本着“谁获利,谁可疑”的原则,宋皇后最怀疑的自然是梁淑妃与元崇。加之据萧良的上表,李淮水落水时,元崇便是在身边的,这更加引起了宋皇后的猜忌。

比之宋皇后,薛仪安则并为将心思放在元崇与梁淑妃身上。

李淮水在抚县落水,至今近一月都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心中清楚,如今的情势可以说是十分不乐观了。

不论是对于南齐来说,还是对于他薛仪安来说,李淮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而薛仪安也不知为何,就是始终觉得,李淮水不会这般容易便溺水而亡。

京城这方,元轲将李淮水失踪之事密而不发,暗中加派了不少人手奔赴南地。

又是一连七日杳无音讯,薛仪安终究是在内宫坐不住。这日他好不容易得了宋皇后的懿旨,趁着出宫与宋家人相见的日子,领着一队护卫,一骑轻骑女扮男装便南下直奔抚县而去。

快马兼程又是轻装上路,薛仪安仅五日便抵达了抚县。而此时的抚县几乎是全县警戒,泾河流域之内,包括萧良在内大小郡守县令,全部都在日夜不停的搜寻李淮水的踪迹。

“什么人策马入城!”

薛仪安这才刚到抚县,便被城门外的守门吏拦了下来。

他此次前来将顶着宋瑶的面貌却是扮作男装,现下一身劲装骑服,虽然不似前世那般高大,叫守门吏乍一看,也只当是一位白面少年郎。

他见被城门处的官吏阻拦,面色不变的自腰间扯下一块腰牌抛给身边的随从侍卫。

那侍卫心领神会,当即接住腰牌便下了马来,大步上前亮给那官吏。一副傲然的模样朗声道:

“此乃侍御史宋大人!特奉皇命前来纠察抚县赈灾钱粮用度事宜,还不让开!叫抚县刘县令前来!”

那守门吏哪里认识什么侍御史刘大人?他只是见那腰牌不似作假,便收敛了语气一礼,叫薛仪安在城门等候,随后便牵出马来,一溜烟的前去通报。

所谓侍御史宋大人,便是宋瑶嫡亲的哥哥宋怀。

他趁着前几日归家省亲,费了一番功夫才将宋怀的腰牌弄来,此时便是扮作宋怀的身份前来南地亲自寻找李淮水。

“不知宋大人前来,下官有失远迎。”

刘县令这方得到守门吏的传信也是满头雾水,但碍于薛仪安已经到了城门口,也只得先出来将人迎进来。

毕竟即使侍御史不过是六品京官,但也比他这个偏僻抚县的七品县令高上些许。

加之当朝皇后与太子妃都出自宋氏,宋怀此次前来抚县身份不仅是简单的侍御史那般简单,甚至可以看作是代表皇太子的母族前来。

想到此处,刘县令后背已经微微出了一层薄汗,面上则笑得更加真诚:“宋大人久等了,请。”

见刘县令侧身让路,薛仪安这才微微颔首,向着刘县令稍一拱手,打马慢踏着步子进了城来。

刘县令见薛仪安这般,一时间摸不清他的来意,便骑在马上赶到薛仪安身侧,与他攀谈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