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本侯凭什么做牛马! > 第51章 托孤

第51章 托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靖川依言膝行上前,握住了她伸出的手,奶声奶气的回应:“阿稚在。”

“阿稚跟随蔺先生…可有专心习课?”

李靖川闻言乖乖点头:“有,先生的教诲阿稚都记住了。”

阿稚向来懂事,虽然并不见得天资如何卓越,但其性格却如同母亲阿桂一般和顺单纯。

对于一位开国之君来说这样的性格无异于与大业无缘,但李淮水只是希望阿稚在蔺如晦等人的辅佐下,做一位守成之君。

那这样的性格就再合适不过了。

李淮水满意的点了点头,却再无力气继续闲谈其他,索性也不避讳在场的另外三人,直接了当的开了口。

“我死后,你便是二世之君,阿稚可明白?”

虽然李淮水意欲令李靖川继位的想法并未与任何人说,但身边人从她将李靖川记在陈巧芸膝下便也能看出一二。

此时她毫不遮掩的直接挑明,在场的阿雅奇与胡呈誉倒也没觉得十分惊讶。

只蔺如晦听到李淮水亲口说出自己将死时倏然抬眼向她看来。

他满眼悲戚的动了动唇,却终究未发一言。

李淮水顾不上蔺如晦,只专注的看着李靖川。

他听闻此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是,阿稚…明白。”

嘴上虽然说着明白,但阿稚眼中的迷茫却是掩盖不住的。

李淮水摸了摸他的小手,耐心的询问:“阿稚想问什么?”

“下人们说,阿母不以阿稚为子,阿稚…可以继承君位吗?”

李靖川只有在襁褓之中时由阿桂照料养育,自从李淮水生了培养他为继承人后,便有意识的让阿桂与他不再相处的那般密切。

在这些年的刻意引导下,他心中或许明白,口中却不敢称呼阿桂为母亲。此时提到的“阿母”,自然是陈巧芸。

李淮水将李靖川记在陈巧芸名下是为方便行事,但陈巧芸的态度向来是无法反抗、却也不甚配合的。

她深知陈巧芸这样下去恐怕便不再合适留在李靖川身边,便将视线投向了跪坐在李靖川身后的阿雅奇。

“本王既称帝,便于仪典举行之日…同册后宫。尊陈氏为皇后…阿雅奇…为淑贵妃,共摄六宫事。”

言罢,李淮水又看向李靖川安抚道:“你阿母身子不甚康健…起居事宜也无力管束,若有委屈…便寻淑贵妃吧…咳咳…”

阿雅奇闻言眼中闪过惊异。

她本是夏阳侯暗部僚属,多年来从未从幕后登上朝堂过。

至今也不过是扮作李淮水身边的妾室为她监视府中之人。就算有几分用处,也不过是拘泥在后院一方天地,她倒是从没想到竟还有与陈巧芸共摄六宫事的机会。

况且依照李淮水对陈巧芸的态度,恐怕是要她分陈巧芸的权用以牵制。只怕到时能压制陈氏一头也说不准呢。

阿雅奇被这意外之喜兜头砸下,回过神来时,李淮水已经在吩咐蔺如晦与胡呈誉了。

李淮水对于蔺如晦等人的嘱咐,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遗诏。

她向蔺如晦言明令李靖川继位,同时加蔺如晦为文信公、太子太傅、录尚书事,辅佐教导李靖川的一言一行。

同时令石玄之回转廉阳后领中领军之职统帅禁军。

而胡呈誉、杜石明为直阁将军,掌宿卫侍从,三人一同保卫幼主。

说到底李淮水还是担忧的。

陈项义、陈景素父子在北地屡立战功,如今更是拿下北凉。她的后院中又有陈巧芸这个不安定的因素,实在是令她难以对陈家放心。

同样如此的还有谢伯翰,但显然谢伯翰甚至不如陈家来得棘手。

为防止陈、谢两家欺幼主年少、干政篡权,李淮水先是以阿雅奇与陈巧芸分权,后令陈项义返归廉阳受封,出镇西北为定北侯。

陈景素则留在廉阳任职。明着是伴君,实则是人质。

同时令谢伯翰坐镇南方,加封为武安侯。其子嗣家眷也依照陈家那般留在廉阳。

为牵制二人,她意欲在二人返回廉阳受封时取回兵权交予新设置的军中职位“典签”管理与监察。

虽然知道即使有这些防范措施,若陈谢两家有意篡权还是难以提防,但至少能为他们设置阻碍,替蔺如晦等人提供些许的缓冲。

这些做完,李淮水以最后的力气告诫李靖川要勤学刻苦。

若在学业与政务上有疑虑,便多询问蔺公的意见。若遇到危险,便去寻石、杜、胡三位将军。身体不适则仰赖阿桂和淑贵妃…

继位后不可以耽于享乐、大兴土木、建立宫室。要安抚百姓发展经济,保护民生…

诸如此类言语,李淮水心中尚有万千,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言尽,只好到此为止,挥了挥手极其疲惫的闭上双眼,再不发一言。

她这般如同遗言似的交代,令在场的众人纷纷沉默垂泪。直至日头西沉,几人这才从卧房出来,情绪低落的离开了主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