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叫“颍泉村”,村子被一个叫“颍泉”的山峰团团围住,还有一条飞流直下的“颍泉”瀑布,因而得名。
因为村子就在大山里,远离城镇,远离喧嚣,交通不便,所以难以开发,也无法发展经济。村子里的人世代就靠落后的种植、养殖为生,后来随着大城市的发展,一些年轻人就选择了外出打工,所以村子里大多是一些老人、妇女和留守的小孩。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都是落后的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子,好一点的也就是砖瓦房,看起来年代久远,有一些墙壁甚至出现了裂缝,看起来摇摇欲坠。
在村子里,随处可见一些被村民牵着的牛、羊,一些小孩穿着又破又旧的衣裳到处跑,他们有着黝黑的黄皮肤,身上像是混合了泥土的气息,看见他们,眼睛里有着好奇,但又不敢上前,像是受惊了一般,看着看着,走近了,就远远地跑开了。
偶尔也有几个胆大的,像这个手里拿着树杈干儿的男孩,他另一只手还牵着一头牛,他直愣愣地看着她们两个。
林施施拿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她走过去,俯下身子,微笑道:“小朋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啊?”
他说:“我叫王顺子。”
“我是施施姐姐。你几岁了?有读书吗?”她问。
王顺子道:“四年级。”
“你家在哪儿啊?几口人?爸爸妈妈呢?做什么的?”小英也走了上来,她穿着超短裤,白净的小腿已经被蚊虫叮咬了好多包。刚才发了一顿牢骚,祁青云拿药给了她,她这才消停。
王顺子还有一个妹妹叫王七七,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爸爸外出打工几年了,都没有回来,早些年还会往家里寄钱,近两年没有了,家里只剩爷爷奶奶,爷爷种了一些菜,养了一些鸡鸭牛羊,靠卖了挣钱。
“好没良心的男人!”小英忍不住骂道。
王顺子看起来面无表情,他说:“你不要骂我爸爸,奶奶说,爸爸迟早会回来的。”
林施施见了,也开口安慰道:“嗯,会的。”也许会的,也许不会的,谁知道呢?
她从包里拿出一包三明治和牛奶,递给王顺子,说:“给你,明天学校见。”
王顺子看见,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攥在手心里,却又不吃。
小英见了,说:“你怎么不吃?我刚还听到你肚子在叫。”
“我要留给我妹妹。”他说。
那个时候,林施施在想,早知道多拿些吃的过来就好了。顾淮之往她行李塞东西时,她怎么可以嫌弃麻烦呢。
今天是周末,所以学校没上课,他们分成不同的小队,在村子里逛了好几圈。村干部是个矮个子的中年男人,他很感激他们的到来,却也对自己招待不周感到抱歉。看着这个男人小心翼翼的样子,林施施心里也有些感慨,他又何须感到抱歉呢?他们这一行人在此处停留时日不过一周,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
祁青云见她一脸愁绪,便低声道:“村子里的情况……的确挺困难的,大家过得都很艰难,如果我的报道能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那就好了。”
林施施听了,也笑起来:“我们一起努力。”
“嗯。”
方圆百里只有一所学校,而这所学校非常小,只有两层破落的楼房,之前还是泥土屋,后来有人捐了钱,就盖了这两层楼。其中二楼的几间房子还是留给本所学校的教师的,不然,根本留不住人,被调遣过来的老师有好几个待了不到几天就跑了,宁愿工作都不要了,也不想留在这个鬼地方吃苦,最长的待了一年,最后还是含着泪走了。
学校也没有操场,只有一小片空地,一个升国旗的小台子,一颗大树,就什么都没了,就连上课的铃声都是人亲自敲的。
现在只剩一个老校长给孩子们教教功课,因为孩子们不多,所以全校也只有一个班级,全都混在一起教。
孩子们稀稀拉拉地来上学了,他们一个个都看起来灰头土脸的,看起来都害羞得很,飞快地看了他们一眼,就快速跑到了教室里面。
小英很惊讶,她说:“这……怎么教啊?”
祁青云道:“没办法,没有老师。”
林施施时不时举起相机拍摄,没一会儿,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镜头里,是王顺子,他正牵着一个小女孩,定定地看着他。小女孩扎着两个小团子,脸有些红,看起来非常可爱。
“姐姐好。”小女孩甜甜地开口。
林施施的心一下子就化了。
“顺子,你妹妹好可爱啊。”小英说着,伸出手想要去捏小娃娃的脸,没想到王顺子竟然拉着妹妹躲开了,一溜烟就跑了。
“切!一点也不可爱!”小英撇嘴。
上课了,为了避免打扰他们,林施施只是站在外面看了几眼,拍了几张图,就自己在一边站着了。
教室其实很大,可能是人太少了,显得空荡荡的,教室里也只有一个黑板,没有什么多媒体技术。张姨带着她的学生们把气氛搞了起来,孩子们起初还有些警惕,但当他们看见啊写崭新的书本、文具时,都纷纷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