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宗地处中州,峰峦连绵,仙宫覆压千百里,门下弟子无数,乃仙盟之首宗,号称“非神不破”。
而现在,这曾经灵气缭绕的当世第一宗门,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黑红的鲜血顺着玉阶汩汩流下,惨死的弟子被一剑穿心,倒在地上,瞪大双眼。
“应斩渊,你可认罪!”
数道身影身若流光,自四面八方疾飞而来,将一人围住,隐隐作囚笼状。
而囚笼中心,是一名青衣修士。他持剑而立,身姿挺拔如翠竹,衣着整肃,墨发束起,面无表情。
藏剑峰顶的悟剑台上,应斩渊闻言,手中春芒剑剑尖一抖,冷冷一笑:“何罪?”
“应斩渊,你欺师灭祖,屠戮同门,难道此时还想掩饰不成?”
“呵。”
应斩渊左手在腰间的芥子袋上轻轻一抹,一只小鼎便出现在他的手中。那小鼎颜色青绿,造型古朴,此时正浮在应斩渊的掌心上滴溜溜地旋转。
应斩渊言语之间是十足的讥讽:“原来是想伸张正义了,我还以为是为这山河聚气鼎而来。”
为首的荧珑君目露精光,下意识想要上前一步。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稳住身形,隐晦地扫了其他修士一眼。
其他修士神色各异,但无不盯紧了那小鼎。
修真界各宗林立,表面上相安无事,私下里暗流涌动,太清宗一家独大已有数千年,常年被压一头的各门派无不想将太清宗咬下来。
可惜太清宗根基深厚,且仙阀垄断愈加严重,各门派一直找不到机会,不得不隐忍至今。
直到山河聚气鼎的出现。
这山河聚气鼎是太清宗千机峰峰主、天下第一能工巧匠——天工君的杰作,虽然应斩渊专心修剑,并不清楚山河聚气鼎的作用,但见各位仙君全然不顾颜面也要得到它,这山河聚气鼎的作用必定不可估量。
至于为什么山河聚气的消息会泄露出去……
应斩渊眼神幽暗一瞬。
他手一翻,小鼎便化作一道绿光,流进芥子袋里:“一群伪君子,想要山河聚气鼎,那便来试试吧!”
荧珑君脸色一变,厉喝道:“太清宗逆徒为夺法器,不惜杀尽太清宗十二峰共一万七千三百八十五位修士,今日我等便替天行道,诛了你这邪修!”
“布阵,莫要让他跑了!”
话音未落,各位修士纷纷祭出法器,一时间灵气冲天,风云色变。
应斩渊孤身一人抗下所有重压,神色不变:“那就让我看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本事!”
荧珑君最先动手,他手握重枪,直直向应斩渊刺来。荧珑君身法极快,眨眼之间,枪尖距应斩渊不到一丈。
应斩渊手中春芒剑刺出,剑尖与枪尖撞在一起,剧烈的灵力波动从两兵交接之处荡开,应斩渊足尖轻点,借力后退,顺势躲过了擎天君的重拳。
应斩渊实力强横,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几番刀剑相接,青衣破损处洇出道道殷红,他乌发散乱,形容颇为狼狈。
蜉蝣宗蜉蝣君刚刚用出一记“沧海一粟”,重创应斩渊,此时灵力蒸腾,正在酝酿再一次攻击。应斩渊此时伤痕累累,必定无力回天,但他却神色自若,没有丝毫慌乱。
蜉蝣君心生不安,这位威名在外的春芒君,当真行至末路了吗?
应斩渊硬接下荧珑君一枪,退出十丈开外。他喷出一口鲜血,忽地露出诡异的微笑。
荧珑君最先察觉到异样,他眉头一皱,忽然脸色大变:“是雷劫,大家快撤!”
众人闻言,纷纷反身仓皇奔逃,没有丝毫犹豫。
修仙界已经数千年无人飞升了,自然没有人能亲身感受雷劫的威力。可在代代修士口耳相传和古籍的只言片语中,修仙者依旧能窥得雷劫的恐怖之处。
且据说,渡雷劫一事严正肃穆,不可投机取巧,如若轻浮待之,必定招致天罚。
如同现在这样,便会被认定是所有人一起渡雷劫,天雷的威力将不可估量。
应斩渊在此时引发天雷,难道他是想同归于尽不成?
“时候到了。”
应斩渊一抬手,阵纹从他脚下浮现,刹那间,太清宗十二峰同时发出低鸣,方圆十里完全被绿光所笼罩。
万山锁神阵!
应斩渊抬头,静静望着空中翻涌的密云。
天雷逐步成型,正在云中不断闪烁,将暗沉的天色照得忽明忽暗,阵阵雷霆之音听得人毛骨悚然。
应斩渊攥紧了芥子袋。
如今他受伤不轻,必然难以对抗这二十余位仙君,他只有冒险引来天雷,才有一线生机。
另一边,荧珑君一连刺出九道枪影,九道枪影合为一体,硬是将万山锁神阵撕开一道小小的缺口。
荧珑君见此,心中大喜,灵力再次凝聚,试图再来一击,彻底撕碎这大阵。
与此同时,其他修士同样用尽千般手段,只求逃出升天。
他们只想来试试能不能得些好处,可不想同应斩渊这疯子一起送死。
应斩渊对阵法可以说一窍不通,能启动万山锁神阵已是万分侥幸,何况太清宗无一活口,万山锁神阵的威能十不存一,此时在各方修士手段尽出的攻击下,已然岌岌可危。
应斩渊虽只望着雷劫,却似乎对大阵的状况了如指掌,他一掌拍在心口,猛地喷出一口鲜血,万山锁神阵光芒大盛,颜色更加翠绿欲滴,摇摇欲坠的法阵再次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