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瑶和秦熠跟在侍女身后,从侧门踏入朱府。
朱家的府邸极大,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开阔的庭院,苍狄特有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
宁玉瑶二人随着侍女沿着庭院中的小路前行,绕过几个大院子,穿过几条回廊。随着他们逐渐深入,周围环境越发偏僻,也渐渐安静下来。
最终,在一处小院门口停下。侍女躬身对宁玉瑶说道:“丁大夫,夫人考虑到您不喜吵闹,特意为您挑选了这处安静的院子,希望您能满意。”
宁玉瑶挑眉看着面前略显陈旧的小院,小院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清苑”二字。她意有所指地说:“朱夫人的待客之道真是别具一格。”
侍女仿佛没有听出宁玉瑶的言外之意,没有接话,依旧笑着引着他们二人往院子里走:“夫人还特地安排了两个下人来伺候您。”接着,她高声喊道:“泉月,春燕。”
两个小姑娘闻声跑出来,脆生生地应道:“徐姑姑。”
小姑娘们瘦瘦小小,才及宁玉瑶腰部。她们的衣裳虽旧,却干净整洁。头顶扎着两个小辫,画着祷纹的稚嫩小脸上神色紧张。
宁玉瑶看穿朱夫人的用心,无非是不想让自己太过舒坦,故意弄两个小丫头来。不过小丫头也有小丫头的好处,虽然细胳膊细腿干不了什么重活,但至少没多少心眼。
那位被唤作徐姑姑的侍女对两个小丫头介绍道:“这位就是丁大夫,你们好好伺候着。”
两个小丫头赶紧应道:“是,徐姑姑。”随后向宁玉瑶行礼:“见过丁大夫。”
徐姑姑将事情安排妥当,对宁玉瑶说:“丁大夫,若无其他事,奴婢就先行告退了,丁大夫好好休息。”说完便福身退出小院。
她脚下步伐迅疾却又丝毫不显仓促,待抵达主院膳堂时,朱家人已然用过晚膳,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交谈。
徐姑姑恭恭敬敬地向屋内的主子们行礼,几名妾室见此情形,立即起身向朱夫人和朱将军行礼,悄然退出膳堂。
妾室们退下后,朱夫人淡淡开口问道:“那丁玉有何表现?”
徐姑姑赶忙回道:“丁大夫虽对清苑破旧以及丫鬟年幼有所不满,但并未闹腾。”
朱夫人不屑地轻哼一声:“到了国都,进了朱府,料她也不敢放肆。”
前些日子,朱占行送了家书回来,提及这位莽撞又爱折腾的丁玉大夫,字里行间尽是厌恶。信中最后提到会带她回来为父亲治疗喘疾,并请夫人帮忙惩治她,让她在死之前吃些苦头。
朱将军在一旁笑道:“就知道这事难不倒夫人,这姓丁的丫头就交给夫人处置了。若她能治好爹的病,就让她多活几日,治不好就随意处置吧。”
这些日子他确实被丁玉吵得头疼不已。以往哪个女子在他面前不是规规矩矩的,他从未见过如此不知好歹的人。
朱夫人哼笑一声:“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罢了,就算能治好爹的病又能怎样?在这朱府,不管是谁来都得守规矩。”
“那就劳烦夫人了。”朱将军将丁玉的事丢给夫人后便不再过问,起身径直离开。
朱夫人身边的少女看着父亲消失在门外,满心不满,她向朱夫人唤道:“母亲,爹一回来就往姨娘那里跑,都不陪陪您。”
朱夫人警告地看了女儿一眼,严肃地说道:“这话不该从你嘴里说出来。”
少女委屈地低下头。
朱夫人看到女儿这般模样,想到女儿也是心疼自己才会如此说,便放缓语气道:“你父亲辛苦,母亲年岁渐长,能有人替母亲照顾你父亲也是好事。”
少女小声嘟囔:“母亲哪里老了。”
朱夫人不禁失笑,她也不能跟未出阁的女儿说自己厌烦应付她父亲。只要将军别想着将家业留给庶子,就算他纳十个八个妾又有何妨。
朱夫人略过这个话题,吩咐女儿:“我知道你因丁玉折腾你父亲而心中不快,但这阵子你也别去清苑,先冷落她一段时间,她不是爱闹腾吗?就让她在那儿好好磨磨性子。”
少女虽心中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好应道:“是,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