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62章 第62章 风云变色

第62章 第62章 风云变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子侄一辈多半年幼,且没有领兵的经历,世家子弟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持重镇。武这条路,谢况必须唯才是举,那些有实实在在军功的将士,是最好的人选。

但文就不一样了,谢况重视教育,就是为了尽力避免让大家族垄断知识,就是想让更多拥有从政的能力,从而给朝堂带来一些听命于他的新鲜血液。

“眼下皇帝能信得过的人又要少一个,贵主,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如今朝中虽然已经有了不少贵主举荐的官吏,但是他们都站得还不够高,彼此之间也很难拧成一股绳。”

“我都明白,这也要多拜托你了。只是我还有一件忧心的事,江夏王在时,朝中有不少支持他的投机分子。毕竟皇帝年岁不小了,也时不时总要病倒,太子又年幼。但以后就不同了,只要豫章王和庐陵王不被重用,太子就是最有可能的继承人。”

虽然她知道谢况的自然寿命至少还有二十多年。

谢宜瑶继续说道:“然而,还有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松阳侯。他的野心可不会因为江夏王的退场而消退,相反,他很可能会暗地里去拉拢那些曾经支持他父亲的人。我虽然看不起他,也巴不得为民除害。但他在,太子多多少少也能被压制住。”

沈蕴芳道:“前江夏王被贬,松阳侯是最独善其身的一个。为了避免被牵连,他应该会多收敛些吧?”

“未必,”谢宜瑶扶额道,“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到时候皇帝会为皇弟的遭遇而‘内疚’,出于补偿心理,更加纵容松阳侯。先前和江夏王合作的权宜之计已经让我很不好受了,要是之后还得和松阳侯合作……唉。”

“贵主何必为此忧心。没到剑拔弩张的时候,还不需要和任何一方撕破脸,倒不如两边都暂且交好,以待时机。”

“你说的是,是我又钻进死胡同里了。”

理清了思绪和大致方向,谢宜瑶便和沈蕴芳讨论一些具体的事宜,譬如那些她举荐的人中,谁更有能力,谁又更得圣心,以及谁最离不开她的帮助。

还有具体如何操作的细节,也都细致地讨论了一遍。

谢宜瑶不愿做撒手掌柜,既是为了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也是为了某一天沈蕴芳不能在她身边时,她不至于手足无措。

虽然都是些小事,却也都很费心思,二人连着谈了几个时辰,竟也不知饥饿。

……

半个月后,谢冲的死讯终于公布了。

亲弟的灵柩回京那日,大楚皇帝哭得泪不成声,竟然呕出血来。

谢况果断恢复了谢冲先前的官职,并加封数职,下令让举国百姓哀悼三日,谢冲的丧礼也十分隆重,葬仪甚至超过了规格。

然而哪怕是再对谢冲有所不满的,此时也没有出来劝谏。

不说谢冲也没机会再去打败仗了,也要想想在皇帝难得失态的情况下,跟他唱反调无异于不想活了。

悲伤之后,谢况难免觉得蹊跷。

只是有缜密的准备在前,江州也离京城有些距离,谢况再怎么查,居然也没能查出幕后之人。

而祸水最终被东引到了柳家身上,谁叫那江州刺史,和柳家有些姻亲关系。

为此,柳狄、柳绾等人还到谢况面前谢罪,谢况也觉得没到时机,故而没对柳家下手。

只是江州刺史自然是要被革职的,出乎谢宜瑶预料的是,谢况选择让程莫调任,想来他仍然不想让程莫这些虽有军功但并非心腹之人,长久在一地任职。

虽然借程莫在郢州培植势力的谋算乱了空,但这对于谢宜瑶而说也不是什么大的损失。

江州也是个好地方。

谢义道承袭了江夏王的爵位,也暂且放下了太守的职务,回京守孝。

谢冲的大部分姬妾都被打发了出去,领到一笔微薄的钱财安顿生活。

王妃徐氏则选择和长子谢义道一同生活,还带着年幼的女儿谢素月。

次子谢义远年纪不小了,他又和母亲长兄的关系一般,就选择自立门户去了。

唯独三子谢义逾年幼,其生母又并非王妃,谢况念在谢冲生前格外宠爱他的份上,便继续让谢义逾在宫中生活,与诸皇子同。

而谢家内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好之后,真正的暴风雨才即将来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