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娜带路,杜雨晨跟着她一起去了李柏崇的住处。
这是一个新的小区,公共设施齐全,绿化设计也很不错。平时李柏崇为了方便工作大多住在职工宿舍,节假日会住在这边。
杜雨晨今天穿着她最喜欢的那件粉色的呢大衣,斜戴一顶酒红色的贝雷帽,长发披散在肩头,脚上穿着同色的长靴,露出一小截纤细的腿。美娜今天也特地穿了她过年新买的白色羽绒服,下面陪着英伦风的格纹呢短裙。杜雨晨跟在美娜身后一起坐电梯上了楼,按了门铃在门前等着。杜雨晨心里默默记下了地址——锦绣江山3幢2单元12楼2121室。
开门的是孙奇,他早就到了,帮两位女生递上拖鞋。二人换鞋进屋,就看李柏崇穿着围裙迎了出来,和平日西装革履的模样判若两人。“谢谢你们来陪老师过节。你们两位先坐着,吃点点心,我和孙奇准备火锅,马上就好。”他贴心地为两个人准备了零食点心,有一些还是他出国带回来的。
杜雨晨坐在沙发上,打量着屋子里的装修,装修是简约现代化风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装饰干脆利落。她虽然对着电视,却时不时往厨房那边瞅,只见李柏崇正挽起衬衫的袖子在切菜,动作颇是熟练,发出有节奏的“笃笃笃”。
美娜也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忍不住感叹:“看不出李老师竟然还是居家好男人,男神就是优秀。”
美娜的话对杜雨晨心中一击,她怔怔地看着他,没有发觉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
很快,李柏崇端着热气腾腾的锅底上了桌,孙奇跟在他身后,端上来了两大盘子肉。两个女生也上去帮忙端了豆腐,蔬菜。
四个人就围着小方桌,吃起了火锅。为了气氛,李柏崇还特意拿出了老乡送他的自酿葡萄酒。几个人涮着肉片,聊着天,吃得不亦乐乎,电视里放着的元宵晚会则很好地充当了背景音乐。
李柏崇抿了一口酒,感叹道:“谢谢你们来陪老师过节,感觉这样才有过节的氛围。”
“老师,你要是不嫌弃地话,我和奇哥会经常来蹭饭的。”美娜腆着老脸说。
没想到李柏崇很干脆地答应了,“那还迎你们常来。我这里平时也没有什么人来,你们就是我的贵客。”他是外来人口,妻子去了国外,双方又没有孩子,平日里也是孤家寡人一个。“虽然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但是走下讲台,其实我们就是朋友。以后对于就业和深造上有什么疑问的也可以问,虽然我没有多优秀,但总归也是个过来人,有些东西你们还是能借鉴的。”
“谢谢老师。”美娜拉上孙奇,端起酒杯就要敬上一杯。
杜雨晨见状也拿起了酒杯,却不想被李柏崇制止了,“雨晨,你刚做完手术没有多久,这酒就不要喝了。”他转而给她倒了一杯果汁。杜雨晨端了果汁跟她们碰杯。
“老师,你除夕的时候不是去美国了吗?美国那边新年怎么样?”美娜问了个感兴趣的话题,杜雨晨也认真听着。
“华人在外面会聚在一起过年,也很热闹。我们平素习以为常的东西,到那边反倒更加珍惜了,真应了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从那边也买了些东西回来,你们走的时候记得带上,就当老师送你们的生日礼物了。”他涮了些肉,放在碗里,要说美食,还是中华美食博大精深。
“老师,你真好,还特地出国陪师母过年!”美娜称赞。
李柏崇礼貌笑笑,“她一个人在外面也很不容易,我不能时刻陪伴她,只能趁着节假日去看看。其实在国外,一切也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容易。你们在年轻的时候出去走走看看,学些新东西是挺好的,到时候回来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你们这辈可能会觉得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是件很空的很泛的事情,但在我老师那一辈,这就是知识分子奋斗的目标。像航海、航天、军事上的那些成就,那些不是科学技术人员点一点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出来的。科研、技术之路大多是枯燥的,你们当中很多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可能会与本专业无关,但我还是希望有一部分人还是能再从事这行,好好干下去。”这样的大道理,听过不少次,可偏偏从李柏崇嘴里说出来言辞诚恳,诚意满满,三个人竟是听着都有些震动。杜雨晨看李柏崇的眼神也多了些钦佩。
锅里的汤噗噗地沸着,几人兴致颇高,把所有的菜都光盘了,杜雨晨这个控制饮食的也都吃到了十分饱。
今天是元宵节,为了节日的仪式感,李柏崇认真准备了元宵,为了照顾他们的口味,甜的、咸的都准备上了。
“老师,你准备得好周到。”美娜的眼中满是星光。
杜雨晨端着元宵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自己的的家里,她已经忘了有多少年一家人没有好好过节了。
李柏崇把剩下的那些倒进了自己碗里。“你们看看,喜不喜欢,我也不知道你们的饮食习惯,瞎准备得。不过这里头有几个元宵的馅比较特别,看你们谁有幸吃到了。”
美娜是个爽快人,当即便认真吃了起来。在连吃了六个,不是豆干肉的,就是芝麻的,她不禁开始怀疑:“老师,你不会是想让我们吃完所有的元宵,故意骗我们的吧?”
李柏崇闻言笑笑:“老师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