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城自打四十年前改革开放起,就一直享受政策倾斜,整座城市发展飞快,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但热闹是别人的,身处南街城中村的居民跟这些东西都不沾边。
他们穿着稍微靠近就能闻到味的劣质衬衫,脚踩用力就会掉胶的廉价拖鞋,在坑坑洼洼长久没有修缮的路面上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挣钱养家。
“老李,听说你们那个工地换了个新老板,每天的工资都多了二十,是不是?”
“哎呀,真的假的,多了二十,老李,我能去不?”
“是多了个二十,老板想要我们赶工程,才加的钱,累得很,你们看我最近,都是晚上十点多才回来,还是老黄你跑外卖好,别的不说,起码自由。”
“哪里哦,平时还好,若是节日,手慢点,啥单子也抢不到。”
“再慢,也总能抢上几单,比我们在泥里打滚强,不说了,孩子马上要放学,我得去接他。”
“孩子妈呢?”
“上班呢?”
“中午也不休息?”
“唉,儿子前段时间又报了个古文释义班,一节课一百,他每个星期三节课,这还是初级课,等以后中级课,高级课,花费更高,我同他妈打工这些年,虽然攒了点钱,但也经不起这么消耗,这不,他妈在网上找了个中午看店的活,我晚上也要去给人接孩子。”
“古文释义班?啥时候有的?我怎么没听孩子说过?”
“这不是灵气复苏后,那米亚国一直在招揽龙夏的古文研究者,所以他们都说,学这个有助修炼,我想着,不管孩子有没有这个资质,先让他学着,免得真有这个资质了,再临时抱佛脚,一问三不知,那选上了也得淘汰。”
“这,你待会儿把那课发我看看,我也去问问。”
“好嘞,那我先走了。”
“老袁,今天炒粉不加鸡蛋了。”
“啊,真不加了?全素啊?”
“还加什么啊,孩子又要报班了,得存钱。”
“行吧,行吧,听你的。”
说话间,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身上穿着一看就很旧但现在在老年人当中很流行的的花衬衫,裤子以及黑色布鞋,拖着各种纸盒塑料瓶缓缓走来,手上都是灰,一看就是刚刚翻过垃圾桶,方才说话的两人,见到她,立刻止了声音,面露怜悯。
老袁更是直接从摊子上拿了四个鸡蛋,走了上去递给她:“王姨,上次我家那小子跑出去躲半天,多亏你碰上了,给带了回来,不然他妈得急死,这几个鸡蛋你收下,不值什么钱,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王春红闻言,忙收回手,不安又小心道:“不,不用客气,正巧碰上了,没我,你们也能找到他的,他就在公园那边,很近的。”
城中村虽然又破又小,住的都是打工人,但地理位置确实好,出了门三百米就是公园,再往前走点就是大型超市,地铁,医院也在一旁,所以她说的这话也没错。
但老袁却不认同:“是隔得近,但现在人贩子猖狂,转个头孩子就能不见,况且,我跟他妈都忙,孩子消失,一时半会儿的,我们都发现不了,您把人带回来,也是帮了我们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