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我站在帝陵前。
这里是先帝后合葬的地方,皇帝的遗诏里没把其他妃嫔带进帝陵,而是和皇后合葬。
太子长眠的地方就在先帝陵墓附近。
等过几十年,我也没了,我们这一家四口也能在地下团聚,但是这事也不着急,因为我还是更愿意和谢灵仙待在一起。
我将一壶酒放在先帝跟前。
心想着他应该会喜欢我给他选的谥号吧——太宣帝。
朝臣们根据他这一生的功绩,吵了好些天,才吵出来几个谥号备选给我过目,我扫了一眼就选出来这个。反正不喜欢也没办法,我实在是懒得改了。
这宏伟的帝陵吹过一阵暮春的暖风,我吸了吸鼻子,心想这真确实是斯人已逝,生者尚活啊。
承天之运,我终于走到了这个位置。
曾经许诺的一切我都做到了。
我不仅做了北凉的主人,还名正言顺地坐上了皇位,我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还让世家心甘情愿臣服我的脚下,即使是用刀剑硬逼着他们低头。
这会站在帝陵前,我漫无目的地东想西想,谢灵仙拿着圣旨在我跟前读了半天,左右是称颂先帝的文章。
不过,司马伶这东西写的真是。
无聊到了极点。
若不是在这样严肃的场合,我真的要说这玩意写的真是又臭又长。
难道她听自己写的东西,不会听的困吗?若是再读上一炷香,我定会靠在先帝墓碑上睡过去了。
好容易把祭拜一事忙完,我和谢灵仙才得了空并肩在帝陵前闲话。
我给她指着远处高耸山丘上的巨大石碑,道:“那是太祖帝后的,算上我父皇,北凉共有四位帝王,若是再算上开国皇后萧望舒,那便可算作五位,但是否把萧望舒列为帝王记中,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
我一生中最为钦佩的就是这个祖宗。
她虽能文能武,这半壁江山几乎都是她亲自带兵收下来的。
太祖皇帝萧白玉说是她的随行军师还差不多,太祖帝身子骨不好,有时行军他忽然便发热,还要萧望舒带他去城中看病,后来甚至直接改姓,用一生未纳妾来为王旗表忠诚。
但考虑到立国之本与南方汉官,即使一封再封,她还是没能碰的到帝位。
我自认脾气算不得好,能动手的事绝对不会多说一句,常常把人揍的鼻青脸肿,手头这事也没解决。
谢灵仙她性子细腻,常常为我处理这些琐事,故而她在场,我才能收敛些。
可是萧望舒却不然。
她和太祖帝共同临朝几十载,勤政爱民未有疏漏,没有人不会爱戴这位戎马一生却宽厚待人的皇后。
百姓是君主之臣民,亦是君主之子民。
爱民如同爱子,若是我只顾抓住手中权柄,将走在街上这些百姓作为代价,把他们原本平稳的生活都付之一炬,那我还不如趁早把位置让出来给宗族之中有能之士。
若是将皇族和世家比作下棋之人,那百姓只是被牺牲掉的无辜棋子。
而我在长极殿的屠戮,就代表我的选择是——把这棋盘掀翻,把下棋的对手赶下去。谁都不会再有那反复无常的狼子野心,我的意志在皇权之上,就如同法度在世家之上。
百姓安居,土地繁荣,人人都可有求取功名的机会,人人都受北凉律的约束。
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
我之所做,从来不为狗屁名声,所谓名声最后不还是跟着我一起做了黄土一抔,我若是真心为我的子民,她们便会记住我,我传下的福泽会绵延千百代。
这也是我唯一能为北凉做的事了。
我指着另一个方向,对谢灵仙说:“那个方向,我已经在修自己的陵墓了,百年之后,我们一起在那边长眠,也十分不错。”
其实做太女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想,要修一个怎么样的陵墓,又要写什么样的墓志,我从来没想过长命百岁,我们萧家人就没几个活过五十岁的,可是我现在还年轻,如何想得出来。
不过这种事,也急不得吧,谁没活够的时候,就要去绸缪身后事,反正还有许多年,慢慢想,直到知晓那一天快到来的时候,也不迟。
谢灵仙的眼眸却忽然氤氲了水汽。
我捧住她的脸,问她怎么了。
谢灵仙微微抬头,反问我:“陛下,有时候,我不知道,您只喜欢我,究竟为什么喜欢我,我想不明白。”
她几乎没有哭过的。
我捧住她的脸,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滴在我的手上。真是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