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穿越古代的种田经商日常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晌午,顾家人陆陆续续的回来。柳青姝趁着他们净手的时候,先给每人盛了一碗绿豆汤。

顾母喝了几口,一脸的满足,“老二媳妇,你这绿豆汤在井水湃挺长时间了吧,冰冰凉凉的真解渴。”

顾父一碗下肚,若不是看见一桌的好菜,都有种再来一碗的想法,他道:“这绿豆汤熬得好,喝起来不仅口感绵密,还细滑浓郁,比之前喝过的都好喝。”

王氏一听这话,心里有些吃味儿,但也说不出反驳的话,这绿豆汤确实是好喝,便看了柳青姝一眼,问她,“弟妹,你这绿豆汤怎么熬的,是不是往里加了什么别的东西?”

冰镇过的绿豆汤能不好喝?柳青姝打算到时候冷饮摊子上也备点绿豆汤去卖。

这会儿见王氏问起,笑道:“能加什么,这绿豆汤不都是那么熬煮?”

晌饭后,柳青姝见众人没急着去午休,便把冰镇过的杨梅汤又给大家盛了一碗。

顾母喝了一口,发现甜中带着一丝丝的果酸味儿,许是放在井里的关系,冰冰凉凉的口感特别令人满足。

先前顾母还担心柳青姝去渡口卖冷饮没什么生意,如今一碗杨梅汤下肚倒是不在担心。但一想到今年麦子的收成问题,又是一脸的发愁。

顾父看了一眼愁容满面的老妻,叹道:“咱家今年的收成算好了,再不济这季的粮税是够了。”

去年顾家粮食收成好,上缴了当季的粮税,留下家里日常磨面粉的需缺后,剩余的麦子卖了十多两银子呢!

今年天旱,顶天也就去年收成三层的样子。

王氏想到白白错失的十多两银子,心里一阵肉疼。

顾老大在一旁道:“幸好去年红薯收成好,平日咱家用到面粉的时候也不多,挨过今年不成问题。”

顾老三想到之前吃过的红薯馍馍和红薯凉粉,叹道:“幸亏二嫂发现红薯淀粉能弄馍馍,也省得咱家日后花钱去杂货铺子买面粉了。”

顾父一脸欣慰的看了柳青姝一眼,而后又对两个儿子说道:“地里麦子在有一日便能收完,等忙完地里的活计后,咱们先去竹林砍些竹子把泉眼给引流到挖掘的蓄水池里。等忙完这事儿后,就该移栽秧苗了。后面趁着日头好,也要先做些土砖晒干,到时候起新房的时候用得上。”

柳青姝在一旁听着,觉得这庄户人家真是一刻也不得闲。这头麦子还没收回来,那头又把新活计给安排上了。

不过今年这种天势,也给柳青姝提了一个醒。若是遇上大灾年,老天爷不赏脸,一天到晚耗在地里,累得腰杆都直不起来,到时候也只能忍饥挨饿的份儿。

也得亏去年年成好,今年虽是天旱粮食大量减产,但还不至于家家户户吃不饱饭,沦落到卖儿卖女这种地步。

但,若是老天不赏脸,连续几年都是大灾年的话。只怕是流民一片,搞不好还会出现兵祸等问题。

天灾闹饥荒,战火一片的情况下。交通十分不方便,朝廷的救济粮送不送得过来都是问题,别在半道的时候就被山匪给洗劫而空了。

真到了那种时候,银子就没有粮食实用了。粮食基本可以当作硬通货,只要手里有粮,不仅可以保全一家子,还能把余粮卖给那些有需缺的人。那些不差钱的大户人家,最是惜命,要价高出昔日数倍照买不误。

柳青姝赚钱的决心更浓了,打算等有足够的银子后,得去买个田庄。

最好是有几百亩田产的那种,她虽然种地不在行,但庄子里养着佣农,倒也不怕没人种地的问题。

到时候开个米铺或是杂货铺,银子岂不是大把大把的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