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只能按照邹神医开的这方单子抓药,再辅以简单的针疗,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姑娘若是想要令堂恢复如初,还得花费许多精力。”
谢荼见状,忙向谢老夫人建议道:“不如芸妹妹即刻便带着婶娘回京城吧,眼下在这深山之中药材不全,大夫来往也不方便,倒也不能一直叨扰隆山寺众位师父。”
谢芸面无血色,死死地盯着谢荼,恨声道:
“荼姐姐就这般急不可耐地要让我回京城?”
谢荼笑道:“妹妹这是怎么了?婶娘的病情要紧,这隆山寺中再重要的禅会,可也比不上婶娘的身子啊!”
眼看着两人就要吵起来,谢老夫人出声阻止:
“好了,王妈妈跟着大夫下山去抓药,童妈妈,帮着芸姑娘和老三媳妇收拾东西,咱们今日便启程回府。”
谢芸一哽,又听见谢老夫人继续道:“荼丫头,你如今掌管谢府中馈,也不要贪玩,一同跟着收拾物什,一同回府吧!”
顾夫人刚想替谢荼说两句公道话,被她一把抓住手臂。
“是,祖母说得是,也是该回去替婶娘请一位太医来。没几日就要到放榜的日子了,我也该回去替哥哥张罗一番。”
谢荼温温柔柔欠身行礼。
此时的谢芸终于高兴了起来。
她想到了昨夜刚刚认识的英国公家嗣子,心中不由得一阵得意。
昨夜有母亲一番折腾,她在院子里也并未撞见谢荼的身影,想必她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去勾搭几位贵人。
倒是她,如今便有了一位目标,即使回了府,她也能够将那位嗣子拿下。
等她嫁过去,便成了堂堂正正英国公的少奶奶,谅她谢荼还能得意及时!
谢芸快速看了一眼将要转身往屋外走去的谢荼,笑道:
“是,那就劳烦姐姐了。”
顾夫人拉着谢荼的手,带着一众仆妇回到了夜阑院。
一进正房,顾夫人便心疼起谢荼来。
小姑娘花一般的年纪,还没有自己的女儿年纪大,如今却要独当一面,唯一的嫡亲祖母也不疼爱她,还逼着她分一杯羹给婶娘堂妹。
“你放心,春日里花宴多,姨母必定会带着你茹姐姐多多串门,将你家这位‘好’祖母的事迹好好宣扬一番!”
谢老夫人如此偏心,不难猜出将会借着谢相的名义在外替她那位心爱的芸丫头相看亲事。
届时,不明真相的人定会看在谢相的面子上,照顾谢芸来。
若是谢芸是个好的,那还没什么,可眼下谢芸就敢当着她顾家人的面指摘谢荼来,保不定将来在那些糊涂人的面前,会怎样胡言乱语谢荼的事情来。
“多谢姨母,姨母不必担心,我心中有数。”
看着顾夫人一脸的担心,谢荼心中一软。
倘若母亲杜一南还在世,一定会像顾家姨母这般为自己殚精竭虑、思虑筹谋,她也不必将自己包在铜墙铁壁中,事事都靠自己谋划。
“若将来有事相求于姨母,荼儿定不会客气的。”她狡黠地眨了眨眼睛,“至少如今那丫头还在我面前得不到任何好处,姨母放心吧!”
“是,你是个妥帖的孩子,姨母信你。”顾夫人怜爱地摸了摸她的脑袋。
回到房中,谢荼坐在榻上喝茶,吟心去给主持辞行,典心则指挥着小丫头们收拾箱笼。
“先拣着姑娘贴身的、要紧的东西收拾。”典心亲自动手整理着被褥和她的贴身小衣,“时辰紧张,咱们今天下午就返程,旁的那些摆件,奴婢会安排两个机灵的小丫头明日再出发。”
典心经历了谢荼陡然的一场失踪,整个人又成长了不少。
“你安排得对。”谢荼吃着茶点,不忘夸赞她一番。
这一夸不要紧,典心当即又红了眼圈儿,垂着头叠着衣服不说话。
谢荼失笑,刚要再哄一哄人,递牌子辞行的吟心回来了。
她是个妥当的,等到小丫头们搬着箱笼去小库房整理的时候,这才沉了一张脸凑到谢荼的跟前。
“怎么了?”谢荼怔了怔,“她又怎么了?”
只能是谢芸那丫头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了吧!
典心闻言,也跟着抬起头靠了过来。
吟心深吸了一口气,看起来气得不轻:
“芸姑娘身边人当真是糊涂了,那小丫头以谢家姑娘的名义,递了张纸条给外院的一位公子。”
“哦?她本就是谢家的姑娘啊。”谢荼不甚在意。
吟心却气不打一处来:“哪能是以谢府三房的姑娘的名义啊!她那是模糊了身份,对方以为她是您呢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