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趣的是,当这群人打算衣锦还乡的时候,却找不到雀舌村了,雀舌这味药材也消失地干干净净,无影无踪。
这话说出去,天下人当然不信。只以为他们想独占雀舌的利益。
于是那几年,成千上万的人往雀儿山里赶,想找到雀舌,其中尤以医者为多。但进去的人虽多,出来的却寥寥无几,且尽皆空手而归。
而原来雀舌村的那部分人,也再没收到过家里老人的信和寄来的炮制好的雀舌。不死心的找了好几年,仍然没有什么结果,终于有人给家里老人办了丧事。
于是过往好像黄粱一梦,烟消云散。
这事到此作罢也就算了。偏偏一百年年前,圣上中毒,遍求天下名医。有人呈上来一味药,称之为仙雀。宫里资历最老的一位太医用仙雀给皇帝配了药喝,效果立竿见影。
皇帝大悦,赏。
献药的那位自称药谷谷主,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大夫,向皇帝开口要了雀儿山那片地,说要世代经营,以医为生。
后来的十几年里,医谷的大夫确实遍及全国,自京城到边关,处处能寻。且各个医术高超,被赞有妙手回春之能。
但有意思的是,医谷建立二十年后,突然有一天,无端地便销声匿迹了。
这事说来也令人毛骨悚然。
当时文宗皇帝的一位太医令便来自医谷。那日那位太医给文宗皇帝请脉时,文宗皇帝提了一句说:“爱卿不妨与朕说说医谷。”
本也就是闲谈,谁料那太医令来了一句:“医谷是何物?”
皇帝当时龙颜震怒,以为这太医令欺瞒他,要将人压进大牢。
但那太医令痛哭流涕,着实冤得很。因为后来皇上一想不对,太医令何必在这种人尽皆知的事情上欺瞒他。遣人去民间一打听才发现,那些身出医谷的医生,一夜之间,尽皆将医谷忘得干干净净。
若有人去打听他们手艺,那便笑笑,好声好气地告诉你,这是家传的医术。
听着毛骨悚然,但对百姓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影响,该吃饭吃饭,该看病看病,该抓药抓药。天下承平,生民安泰。
听说皇帝后来倒是派人去雀儿山寻访过医谷,但未曾得入。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只成为茶余饭后闲谈的一种谈资。
到现在,约莫也有七八十年了。医谷的事情,已经成为老一辈口里的传说了,在江湖上闯不出什么响当当的名头。更何况,人老了对这些事情总有些忌讳,而年轻人总要对打打杀杀的江湖义气更感兴趣些,药谷的名声对他们而言,远远比不过藏刀门、千机谷。
但医生和秘药永远是江湖人的追求,毕竟江湖人嘛,身上总带些伤,有时候还要带些毒。
所以传来传去,能解万毒的雀舌就还在江湖人口里隐秘地传着,就像是给老一辈的一个念想。
他们说,宫里那位见过仙雀的太医在最后一次饮酒后说了一个秘密,仙雀就是雀舌。
但这位太医对于这味药的药性,却闭口不言,不过江湖传言可解万毒,并且对提升修为大有裨益。
但他勒令子孙后代皆不可再求此药,违者逐出家族。而布下这条家规的次日这位太医在家中离世。
于是关于雀舌和仙雀的事情遂无缘得见,亦少有人听。
有些心怀不轨者往雀儿山想求雀舌者或是访寻医谷。只可惜尽皆空手而归,甚者尸骨无存。
于是医谷,慢慢也就淡去了。
但总有人会记得些医谷的事情,比如说当年那个给皇上用仙雀制药的老太医。而那位太医姓苏,他的孙子,叫苏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