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杜宇一声春晓 > 第102章 第 102 章

第102章 第 10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韩进是武状元出身,要知道本朝重文轻武,武状元竟成了很多走不了文举的举子的退路,很多考不中的学子转向武举,因为周朝的武举也以文试为主,主要考得是排兵布阵的兵法,这些对于饱读诗书的文举学子来说,简直是降了十级难度。

这也导致这些只会读书的人中了武举人之后,其实并没有实战经验,却被安排在指挥的位置,再加上和士兵相处,可与和文人相处完全不同,很多武举人进入军队后,根本没有办法获取威信,更不要说真的领兵打仗了。

前些年,因为朝廷政策以维护边境稳定为主,战事较少,这些武举人虽说得不到什么提拔的机会,可好在也不怎么会暴露缺陷,在自己的位子上,虽说里外不讨好,可也还算能混口饭吃,可现在皇帝要开始搞事情了,这些武状元却恰好被皇帝寄予了厚望。

其中韩进就是被子昼看中的那一个。

武举人中有不少在这么些年的任职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要不逐渐摆烂,要不和兵士融为一体。

可这韩进,偏偏就是一直认识不到问题的那种。

他一直认为,武举人之所以在军中不受重视,是因为没有机会施展,他一肚子的兵家道理,没地方用,故而常常感到郁郁不得志,于是他就将胸中抑郁书写于诗作中,倒是在文人界收获了不少美名。

而这些诗作词作也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一看,这人真是不错,又有志向,又有学识,可不正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嘛!

于是便任命韩进为统帅,向鲜国出兵,想收复西北边境上的一小块失地。

本来嘛,这目标也不是很难不是?毕竟只是一小块地,鲜国派去驻守的兵力也不多,他大周朝可是派出了多出三倍的精锐。

这一仗,势在必得,意在提升士气,为后续的大面积作战打个前锋。

可是,结果叫人难以面对。

这韩进只会掉书袋,指挥军队,三句不离“某圣人说”,下面的兵士先开始还被这一套唬住了,觉得很有道理,可连连败退后,便认清了此人是个草包,及至最后,韩进已经指挥不动兵士了。

也难怪,都知道跟着这位主是送死,谁还会这么傻呢?

到最后没了办法,韩进还想死撑,不愿承认自己已经完全失败了。

是韩进手下人去信给了安立民,安立民上报后,皇帝也慌了。

此时安立民站出来,正式举荐了边回。

此人是个直肠子,阔面圆目,身形高大,一看就是军中出身。因他的亲人几乎都死于鲜国军队手下,故而对鲜国怀着满腔的仇恨。

他懂兵法,也懂士兵,确实是个合适的领兵人选。

只是子昼并不喜欢此人,实在过于粗俗,说话不经大脑,上不得台面。

可是此时情势危急,又是安立民力荐,子昼便也应允了。

边回率领着一队精锐人马赶到,此时韩进已经被敌军围困住了,边回的人马将敌军打散,很快便逐一瓦解了。

等到韩进被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处于虚脱的状态了,多日没有饮食,再加上精神紧绷,在看到自己人的那一瞬间,脑袋里的弦突然松了,他也就无力支撑了。

在这次大败之后,韩进被降职,边回倒也没有得到什么升职,不过他自己倒是满不在乎,这次终于上阵杀敌了,对他来说已经够了,他对安立民更是死心塌地了。

要知道,以他的性格,在这个文官当道的时代,几乎已经被判了死刑,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是安立民从那么多兵士中挑出了他,让他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他已经视安立民为恩人了。

对承简来说,这次败仗带来的好消息,便是皇帝陛下终于消停了一阵,之后几年,都没有主动提起向鲜国找茬的事。

“你说咱们这位皇帝陛下还会对鲜国出兵吗?”妙清搂着小女儿问道。

承简和妙清已经在凤凰山三年了,眼见着就要回京述职了,却迟迟没有得到京中召回的消息。不过他们俩倒也乐得在这个小地方安稳度日,这三年,可以说是两人最舒心的三年了。虽说每日没有什么军政大事需要处理,可他们的小日子也是被填得满满当当的。照顾两个孩子,种种花弄弄草,出去郊游,有时去长林那儿帮忙,或是妙清回去平江小住……可不闲着。

“当然会,他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且等着吧。”承简摇摇头笑道。

“我真不明白,这安稳日子过着不好吗?”汝惠不理解道。

这几年,汝惠一直住在妙清这儿,帮着妙清带孩子,闲下来时,她便撺掇妙清或是长林媳妇儿,和自己一起出去游玩,倒是比在汪家的时候自在多了,故而根本不想回去。

有的时候,人就是有些神奇的预言能力,承简说出当然会这句话没多久,老天就给了子昼一个发兵的机会。

这次是周朝的另一个敌人,夏国主动来犯,意欲拿下边境一块绿洲。

这夏国本是个小国,夹在周朝和鲜国之间讨口饭吃,不过这几年夏国新君登基后,国力日渐强盛,看着周朝兵弱,竟打算趁火打劫,再割周朝一块肉。

子昼本还在犹豫,是否要主动出兵,可上次出兵的阴影仍萦绕在心中,这下倒好,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必要向夏国宣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