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和季永泽一起吃饭。图书馆,和季永泽一起看书学习。路边,散步,恋爱,小树林,亲吻……
不知是不是那天季永泽确实出现在他面前的缘故,他恍惚有种真的回到校园时光的错觉。
因此对于季永泽的再次邀请,他心里其实有些犹豫。他可能还是怀念学生时代。在需要考虑更多利益摸透各种规则的快节奏社会中,他可能还是想要变回相对无忧无虑比较自由的学生……
象牙塔。
钟青夏想到大家都用这个词比喻学校。
进入社会后,才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学校真的就像象牙塔,好像与外面的世界是隔绝的另一个空间。
他可以一直在学校。钟青夏想起,柯泉说,牧行的性格,“待在象牙塔里最合适,放出去太危险了”。
柯泉有跟钟青夏讲到,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点,牧行指着自己的论文:“这就是我的创新点!”
“要创新点要有创新。创什么新,这就是我的创新,还想要多创新,真那么多那么新时光机器早发明出来并可以运行了,技术和逻辑伦理问题早可以解决了。”
叨叨叨说了一堆……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钟青夏想,这种人,如果到公司,早被开除了吧?
钟青夏又想,季永泽那种性格,或许也是吧,适合待在象牙塔里。
象牙塔……我呢……
钟青夏摇头。
在想什么。怎么还这种长不大的思维,只想在学校不想入社会。
季永泽走了,回学校了。钟青夏用手掌拍拍自己的脸。清醒。回办公室上班,下午还要开会。又要戴面具了。
晚上回家,躺床上,钟青夏才想起季永泽发给自己的课表文档。他拿着手机,点开看了看。
果然是文学概论课。
一周只上这么几节课啊……当大学老师真的好爽,想想他来公司的次数……如果他不来公司,也就是像这一天,上完第一节,剩下的一天时间都可以回家或者出去玩了。
不过,季永泽玩什么?
他会玩吗?
钟青夏回忆以前在宿舍,自己好像没见过季永泽玩。
季永泽不打游戏也不追综艺还不看小说……不,他看书,对,他还会看论文……看论文是娱乐吗?
对了,他也会逛街。读研时,宿舍四人一起去市区玩。钟青夏忘了是聊到什么了,好像是如果创业开公司,每个人负责什么什么?他兴奋地给他们三人安排了职务,最后自己的想来想去,说:“算了吧我就是混子,我出去我连路都要找不到。”
“你的职责就不是带路好吗。”韩晨道,“每个人职责不同,缺了一个,这个桌子就不稳了。”
“你真的很适合去当老板。”
在商场里,钟青夏和季永泽看上同一款水瓶。
买一样的就买一样的呗,谁规定别人买了自己就不能买?
可是我如果也买了,我和他的除了颜色外一模一样,不就像……
躺在床上的钟青夏迅速朝天花板挥手,犹如把这段记忆推开抹掉般。
不要再想这些已经过去的感情事了!
对了对了,我都忘了,上知网或谷歌学术搜一搜他写的论文吧。
按“作者”搜Ji Yongze……就算他们把姓氏放后面应该也能搜出来……应该不是重名吧?
钟青夏只看了个摘要,就把页面关了。
读研时被论文支配的窒息感又回来了。
头疼。记得自己以前听了文学理论课开头3分钟,就冒出感想:因感性而产生的东西却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
钟青夏瞥到手机屏幕上好像有“ABO”的字样……
说起来,ABO本来就是欧美那边传来的……
搜下“亚文化”。
亚文化与“00后”的思想特点……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论当下亚文化生态圈……?
他该不会就是要写这种论文……?
这些都是属于社会科学吧,他怎么不专注于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因为现在前沿就是这些……
就算前沿是这些,就算热门是这些,就算为了什么目的只能研究这些……还是应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啊……
只要在期限内论文发表见刊就算成功结题。
算上见刊时间,他应该最晚明年年底前就要写完发表,那等于还是只会在这边待最多一年的时间。
钟青夏想帮助他完成课题,是真心话,因为赶紧完成,他就不会来了。
但是。
钟青夏感觉,自己好像也是想证明什么。
证明……
我不会耽误你。
我反而会助你更上一层楼,让你的课题圆满完成让你评上副教授和硕导。
就像我会助力那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有缘人购买,让作者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大丰收一样。
我的工作,就是处在中间位置,专门沟通帮助各方的。
过去一直一直都是被别人帮助被别人照顾,现在我却做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的工作。
这算是成长吧?钟青夏希望自己是有所成长的。那个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过去那个样子……
钟青夏点着手机屏幕,再次回到和季永泽的私聊界面。
他把两人的聊天记录,拉到最上面。
他与季永泽的第一条消息,是季永泽给他发的,关于找的达人博主的信息。
钟青夏记不清考研时,两人加好友后,第一条消息是什么了。大概是吐槽考研的内容?复习进度?记不清了,那都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在删除季永泽好友时,他也没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最开始看的时候会心软,后来都分开了,再看只会心更疼,他又会哭,哭的话只会越来越疼。太难受了,不如直接删掉。
钟青夏看着自己和季永泽新的聊天记录,想到季永泽说要追自己。
如果两人就像这聊天记录一样,是这个时候才互相认识的话……
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