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月阁位于皇宫地势最高的地界,在前朝与后宫之间,门前有长长的山梯相连,山梯的两旁皆是一片静谧的树林,听父皇的意思好像是为了给国师营造幽静的氛围,让国师在接近于自然的环境中更能窥得天意。
对于这种说法,朕自然是不屑一顾。
既然窥得天意是要在接近自然的地方,那怎么不让国师归隐山林啊?
朕心中一路吐槽,来到了占月阁门前。
别说,太久没来了,爬这些山梯还挺累。
朕累得有些气喘,抬手拭了拭额间的汗,转头就看到后面这两位跟没事人一样站着。
这俩人一个是将军府出身,一个是新晋探花郎,都是体质过硬的存在。
朕:……
这样会不会显得朕很体虚啊?虽然朕是女子,体力确实不行。
不知道哪里来的莫名的胜负欲,在江礼复杂、顾朝雪迷惑的眼神中,朕喘匀了气,挺直了腰杆,忽略有些发酸的小腿,上前一步推开了占星阁的大门。
大门一打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硕大的高台,必定是国师日日冥想之地,占星阁的侧边有一道旋转而上的扶梯,透过天窗可见暮色晚霞,是国师登台占卜之地。
殿内有些桌案和蒲团,每个桌案上放置的东西各不相同,有机关亦有草药,四周的墙壁上刻画着神秘的八卦图和符文,藏在被微风吹起的帷幔之后,大殿之中熏香缭绕,耳边环绕着有节奏的铃声,竟能出奇地使人心境安宁。
朕深吸一口气,上前几步观赏起来。
奇门遁甲?五行八卦?
朕也看不太懂,毕竟不是研究这一行的。
朕正观赏着,突然从侧边跑出一个小生模样的人:“见过太子殿下,请问太子殿下是来找国师的吗?”
废话,朕来这里不找国师找谁?
朕点点头,问道:“国师可在?”
谁知那小生竟摇了摇头道:“国师目下不在占星阁,还请殿下稍等片刻。”
什么?竟然不在??
这国师不仅能力不行还玩忽职守?
朕不死心,又接着问道:“那国师现在在何处?”
那小生道:“这个在下也不知。”
行吧。
毕竟是一国国师,肯定也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亲历亲为,那便等一等吧。
朕刚想着在这占星阁内歇上一歇,顾朝雪却建议道:“既然国师不在,那不如我们就先去藏星阁吧?”
朕往下坐的动作瞬间停在了半空。
朕:?
你可知那藏星阁在何处?
它可是在来时山梯上的半山腰!!
顾朝雪没等到朕开口,好奇道:“怎么了殿下?不走吗?”
……你看朕像想走的样子吗?
还没等朕开口想好措辞拖延一下,一旁的江礼道:“殿下,这里的机关甚是新颖,臣想研究一下。”
朕闻言,稳稳地坐在了椅子上,轻咳一声:“可以。”
行啊,当然可以。
你再多研究一会儿,千万别急着走。
倒是顾朝雪闻言,讶然道:“你什么时候对这些感兴趣了?”
江礼看了他一眼,并没说什么,只是径直走到另一边,拿起桌上的机关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顾朝雪见状,也跟了上去。
朕有些困惑,既然不感兴趣,那又为什么要研究?
思索无果,瞧着他俩都走远了,朕悄咪咪地用手捏了捏自己酸疼的腿。
朕歇了一会儿,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便对那二人道:“看来今日是等不到国师了,我们去藏星阁吧。”
于是,我们三人又去了半山腰的藏星阁。
藏星阁内的卷宗堆积如山又分门别类,没有占星阁那么庄严肃穆,倒有些别样的古韵书香,每个书架上都是整理成册的书卷。
朕来到里面的一个书架,只见那上面的牌子写了“前朝野史”四个字。
朕是凛国太子,自然对前朝之事不感兴趣,朕相信如今的凛国比之前任何一个王朝发展的都要好。
朕转身欲走,却不小心碰到一卷露在外面的书籍。
书卷掉落在地上发出一声响,朕顿了顿脚步,将它从地上捡了起来。
这本书与书架上的其他书卷并无二致,但吸引朕的却是封面上的名字。
姜国大祭司。
前朝竟有大祭司这个职位吗?
这个大祭司具体又是做什么的?
朕带着疑惑,草草翻看里面的内容。
书上记载,这姜国的大祭司主管国运和占卜,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使命,因此姜国历代大祭司都十分神秘,并没有过多着墨,而这书上记载最多的是姜国亡国之时的最后一位大祭司——姜榷。
朕看到这里,不仅想着,这姜国的大祭司说的好听,实际不还是和凛国的国师一个职业吗?至于搞得这么讳莫如深?
朕接着往下看,发现这姜榷还真值得被记载。
书上说,这姜榷从小被姜国国君收养,送进拂光门,待成年之时回到皇宫担任大祭司一职,终生为国祈福,更是在西蛮攻打姜国之时审时度势、未卜先知,几次击退敌军。
但好景不长,老国君去世,新皇登基,姜国虽打了几场胜仗,但也是强弩之末,然而新皇在百废待兴之时却不顾大祭司与众朝臣反对,仍旧对西蛮出兵,后又不知为何废了姜榷的大祭司之位。
可西蛮也不会任由姜国肆意欺辱,再战之时,西蛮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一举打到姜国宫门,新皇不敌,被迫签下投降书,还答应与西蛮和亲。
只看到这里,倒不觉得有什么,但这既然是野史,肯定会有与正经史书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