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脚步更快了,简直是飞奔。
到了之后,便都乖乖地按照规矩,排队打饭、打菜。
孙梅和她丈夫排在队伍中间。
孙梅闻着空气中的肉香,忍不住吞了好几口口水。
排在前面打到饭菜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快朵颐了。
队伍秩序很好,打饭师傅手速也快。
很快,就轮到了孙梅和她丈夫。
师傅给她打了两大勺。
洁白的米饭堆在碗里,高高的,堆起了一个小山尖。
每一粒都饱满分明,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接着,另一位师傅给她打了菜。
一勺绿油油的青菜,一勺切成细丝的胡萝卜。
打菜师傅的手艺很好,每个人都刚好一勺,不多也不少。
红绿搭配,瞧着就分外喜人。
蔬菜上面的色泽油亮亮的。
竟是用猪肉炒的!
闻着就好香!
最让人惊喜的是,最后,还有一勺肉末。
打肉末的勺子比蔬菜的勺子小一些。
打菜师傅打好一勺后,在一个平整的木板上一刮。
就是一勺平平整整、不凹也不凸的肉末。
不多也不少,每个人都很平等。
肉末虽然量不多,但足以让所有人都无比震撼。
在这乱世中,他们这些流民,别说是米饭了,哪怕就是野菜树根,想吃饱都是奢侈。
更别提肉了!
那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如今,他们居然还能吃到肉?!
这肉末,如同珍宝般,珍贵无比。
如今,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碗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孙梅颤抖着手,拿起筷子。
她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粒肉,送入口中。
那久违的鲜美,恍如隔世,瞬间在口腔里炸开。
那一刻,她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
片刻的呆怔之后,孙梅开始不顾一切、风卷残云般地吃了起来。
直到最后一粒饭吃完,孙梅才觉得自己回归了现实。
身边,丈夫已经吃完了,心满意足地坐在地上,一脸回味。
孙梅看了看四周。
大家或蹲或坐在地上。
有的人刚刚打到饭菜,捧着碗,满脸的不敢置信。
有的人双手颤抖地埋头猛吃。
有的人一边吃,一边眼含热泪,轻声啜泣。
还没吃或者正在吃的人,都无暇说话。
而吃完的人,则开始交谈起来。
一个中年男子满脸幸福地感叹。
“多少年没吃过这么饱、这么好了。这安乐城,真是个好地方啊!”
“是啊!这辈子居然还能吃到肉!哪怕是现在就去死,我也知足啦!”
“呸呸呸!说什么丧气话呢!现在我们有工作,有饭吃,还有地方住。只要肯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随着午饭的继续,加入谈话的流民也越来越多。
大家之间的陌生与隔阂,似乎都被这顿午饭融化了。
大家开始分享着各自的经历。
有的人讲述着过去的挣扎和苦难。
有的人感激安乐城给予他们的新生。
有的人畅想着未来的规划与梦想。
这时,一位年长的流民语重心长地说。
“不聊啦!大家都赶紧干活了!我们都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安乐城对我们的厚待!”
他的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周围人的纷纷响应。
“对!”
“对!”
“对!”
“我感觉自己浑身有力!干劲十足!”
“我觉得自己能举起一头牛!”
“哈哈,我能打死一只老虎!”
“吹吧你!”
大家一边七嘴八舌地聊着,一边赶紧往自己的工作岗位走去。
*
张雪晴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忙,没有时间再去工坊实地查看。
周慧兰一有空,就会去各个工坊查看,再回来跟张雪晴汇报情况。
流民们适应得很好,上手也很快。
张雪晴听周慧兰的汇报完,眉眼弯弯。
“兰姨,我就说,他们会做得很好!信任是力量!我们要相信他们,就像他们相信我们、选择我们、选择安乐城一样。”
周慧兰也很开心。
原本她还很担心,流民大多不服管教,怕会给安乐城造成混乱。
但是,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每日都有大批大批的流民进来安乐城,但大家的秩序很好。
没有人特意捣乱,也没有人寻衅滋事。
“城主,他们怕是被工坊里提供的一碗碗大白米饭、蔬菜和肉给震撼到了!大家都怕一捣乱,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待遇了呢!”
周慧兰绘声绘色地给张雪晴描述,流民们到工坊的第一天,被工坊提供的伙食震撼到的场景。
后来的每一天,大家干活都特别积极。
大家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都特别满意,丝毫不敢懈怠,更别提捣乱滋事了。
万一像之前那些倒霉鬼一样,被城主逐出城,那就惨了!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地方,可不能行差踏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