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张雪晴带着人到时,已经有好多村民们在这里翘首以盼了。
村民们都知道城主昨天建造了高转筒车。
也亲眼看到了高转筒车的神奇之处。
听说今天城主还要建造风力水车,大家一大早,都早早地过来了。
高转筒车如此巨大、神奇,可以想象,制作、安装得有多辛苦了。
城主是为了大家谋福利,昨天没来得及出力。
今天,大家说什么,都要出一把力了。
庄稼人,别的没有,力气多得是。
张雪晴选择的这个地方,风很大,地势开阔,而且水源充足。
安装风力水车,最合适不过。
张雪晴一到,马上就带着大家开干了。
村民们也自动自发地加入了劳动的队伍。
大家或蹲或站,或攀高爬低,挥汗如雨。
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挖掘、敲打。
汗水在阳光下闪耀。
每个人的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期待。
当基础施工完毕,支架的安装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在张雪晴的带领下,支架被稳稳地固定在了基础上面。
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神,静静等待着风车的到来。
随后,张雪晴指挥着大家组装风车部分。
风轮、风帆、传动装置等部件,在张雪晴的指导下,一一组装起来。
张雪晴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检查安装的牢固程度与传动效率。
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随后,是水车部分的安装与调试。
在张雪晴专业与细心的指导下,村民们将水斗、轴盘等部件逐一安装成功。
并调整至最佳工作状态。
不得不说,张雪晴的图纸详尽,设计合理,说明清晰。
木匠陈扬师傅的手艺也是一等一的好。
木材一个个地拼接、固定。
整个组装过程中,每一个榫卯结构都严丝合缝。
也没有遇到木材尺寸不符、结构失衡等问题。
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大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旁边还有很多小孩围着看热闹。
因为怕误伤到小孩,张雪晴让孩子们在不远处观看,不能靠近。
孩子们也很听话,乖乖地呆在不远处,坚决不添乱。
大家围坐在草地上,你一言我一语。
讨论着风力水车建成后的种种美好景象。
一个男孩子兴奋地喊。
“等我长大了,我要造一个比这还大的风力水车,让全村的田地都能不费力气地喝上清凉的水!”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好奇地问。
“神仙姐姐说,风很神奇,你们说,除了风力水车,风还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呢?”
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迫不及待地举手。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可以用风来做风筝信使,就像鸟儿一样,把信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又方便又好玩!”
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接过话茬,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啊!我也想到了!我们可以造一个风力磨坊,就像水车能带动水一样,可以让风去推动磨轮转动,帮我们磨出好吃的面粉,那样娘亲就不用那么辛苦地用手推磨了!”
她的提议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共鸣。
“这个好!这个主意好!”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另一个小男孩激动地说:
“我想过做一辆风力小车呢!就像马车一样,但是不需要马拉,只要风一吹,这辆车就能跑。我们可以坐在车上,环游整个世界!”
另一个孩子兴奋地跳了起来。
“还有!还有!我们可以做风力玩具,比如那种能随风转动的风力灯笼,晚上挂在院子里,风一吹,灯笼不仅能转,还能亮,肯定特别好看!”
其他孩子的眼睛瞬间亮了,纷纷附和。
“对对对,风动玩具是个好主意!”
“我可以做个风力陀螺,不需要用手抽,只要风一吹,陀螺就能自动旋转。”
“我可以做个风铃,风一吹,铃儿叮当响,肯定很好听!”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
时间一点点过去,风力水车的主体结构逐渐成形。
但真正的挑战即将来临。
安装风轮是整个工程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
风轮又高又大,沉重异常。
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将其升起,并固定于水车之上。
村民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用尽全身力气。
终于,沉重的风轮缓缓升起。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所有人都咬紧牙关,用力到双手颤抖。
终于,风轮与基座上的转轴对接完成,稳稳地矗立在了水车之上。
一切准备就绪。
张雪晴轻轻地启动了风车。
整个风车,仿佛在刹那间,被赋予了生命。
轻薄宽大的风帆在风中轻轻转动起来。
仿佛在向众人点头致意。
风轮旋转着,带动着水轮旋转。
水斗开始从河水中取水,缓缓提升至高处。
再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