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甚至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确认着城主的话。
“多出来的粮食……都归我们自己?”
“这、这是真的吗?这不是在做梦吧?”
“要是真能这样,咱们以后的日子,还用愁吗?”
大家议论的声音,因为过于激动,都有点微微颤抖。
“太好了!太好了!”
一位里正忍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双手用力地鼓掌。
这掌声如同一滴水,滴落在滚沸的油锅里。
瞬间,议事厅里的人都纷纷响应。
他们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双手用力地鼓掌。
满脸都是狂喜和激动的笑容。
掌声此起彼伏。
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几乎要掀翻议事厅的房顶。
张雪晴站在焦点之中。
被这份热情所包围,不禁也有些动容。
“请大家今日回去,跟村民们好好说道说道,咱安乐城准备推行的这个两季水稻种植。最好能动员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
“根据时间节点,过两日,我们就要进行灌溉、耕田了。”
“先跟大家透露一下,今年的灌溉和耕田,城主府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安排,会和往年不一样,省时又省力。”
张雪晴朝大家调皮地眨眨眼。
“具体的,这里先卖个关子,会有惊喜给大家的!大家敬请期待。”
*
散会后。
张雪晴很忙,直接去张罗其他的事情去了。
里正们还呆在议事厅里,议论纷纷。
有些人开始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而有些人则隐隐担忧。
似乎在权衡利弊,考虑是否要迈出这一步。
有人依旧很兴奋。
“哎呀,要是真的能一年种两季,那咱家的粮食可就不愁了!”
李大伯是个谨慎的人。
他虽然也很心动,但还是有点担忧和疑虑。
“可……可这事儿听起来太好了,好得让人心里不踏实啊……咱们都没经验,万一搞砸了,那可咋整?”
旁边的人闻言,轻轻地拍了拍李大伯的肩膀,宽慰他。
“老李头,你怕啥哩?!顶多就是辛苦点,多出点力气罢了。咱庄稼人,还怕这点辛苦?”
“要是真如城主说的,能成功一年种两季水稻,多出来的粮食还归咱自己,咱那点辛苦,又算什么?!”
其他人也觉得在理,纷纷附和。
“就是!咱们庄稼人,别的没有,力气有的是!咱不怕辛苦!现在终于有机会改变咱的生活,咱也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呀!”
“是啊!而且城主不是说了嘛,会派专人来指导咱们的!咱们就跟着好好学,好好做。有城主在,咱啥都不怕!”
“恩!城主一心为咱们好,她不会害咱们的!咱们只管跟着她,好好干!就算最后没成功,咱们也努力过,不后悔。”
“对,咱们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城主对咱们的这份期望!”
“要是真成功了,城主就是咱们所有人的大恩人呀!”
李大伯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的声音虽然还有些颤抖,但已经充满了坚定。
“好!那我们就试试看!说不定,真的能行呢!”
商议完,大家都各自回村,跟村民们宣布这个消息。
自然,又是一番震惊和议论。
但是,几乎所有人,最后都表示,要试试看!
就算失败了,顶多就是多出点力气,多流点汗罢了。
但万一成功了呢?
多出来的粮食,全归他们自己呢!
这得多出多少粮食呀!
他们的日子,可就大不一样了呀!
整个安乐城,出乎意料得团结一致。
*
两日后。
张雪晴委托木匠陈师傅的活终于做好了。
张雪晴叫上了原先安乐寨和县衙的好多人,一起到了十树村的河岸边。
十树村在大树村的下游。
这里河水水流湍急。
每年接连下大雨时,河水总会淹没农田。
庄稼颗粒无收。
村民们总是叫苦不迭。
而其他村子,因为离河岸较远,地势又高,每年灌溉取水时,总是很辛苦。
人力有限,很多稻田每年因为灌溉不及时,收成并不好。
这真的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一个年轻男子,用力地一铲一铲,挖掘着基础坑。
汗水如雨般洒落,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李叔,城主说,现在安装的这个,叫啥来着?”
李大山正在按照张雪晴的指示,指挥着众人干活。
闻言,头也不回地答:
“叫‘高转筒车’。”